- 相關推薦
《成吉思汗和鷹》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填表、以讀促悟、剖析重點詞等方法體會鷹的動作和成吉思汗心情的變化。
2、自讀自悟,體會成吉思汗在怒殺寵鷹后悔恨不已的心情和得到的教訓。
3、學習偉人和身邊普通人對待錯誤的態度,明白遇事堅持冷靜的道理。
一、復習導入
引入語: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君王和勇士。可是,他也犯過錯誤,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出示課題)
生齊讀課題:《成吉思汗和鷹》。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整體感知了課文,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生:課文講了成吉思汗一怒之下殺死了對自身有救命之恩的寵鷹,悔恨不已,得到了沉痛的教訓。
師:你概括課文的能力很強,語言表述得真準確!現在請同學打開書,看課文哪一局部具體寫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打翻的過程?
生:9——18自然段。
師:你找得真快,就是9——18自然段。
(設計意圖:自然銜接第一課時內容,由整體感知引入重點精讀。)
二、直入重點,理請思路
師: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按要求學習9——18自然段。(課件出示“要求”)我們先來齊讀學習要求。(準備,讀。)
生齊讀學習要求。
學習要求
1、認真閱讀9—18自然段,勾畫寫鷹四次打翻成吉思汗水杯的動作和成吉思汗心情變化的詞句。
2、小組合作,用書上或自身概括的短語完成下表。
3、限時5分鐘。
次數成吉思汗怎么做鷹怎么做成吉思汗心情如何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強調:注意,是先自讀勾畫,再小組合作填表。準備,記時開始。
生開始自讀勾畫,師發學習卡。
生小組合作填表,師巡視指導。(中途提示一次時間。)
師:時間到,請一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投影展示本小組所填表格內容,并依次解說,語言要完整。
小組代表解說。說完第一次,師問:有沒有其他答案。小組代表發言,只要是合理的答案,師給予充沛肯定。(學生參考答案)
次數成吉思汗怎么做鷹怎么做成吉思汗心情如何
一接滿一杯水,(準備一飲而盡)打掉了水杯不生氣(沒有反應)
二只接了半杯水(準備喝)(俯沖下去,)撞掉杯子有點生氣
三又接了一次撞翻了杯子真的生氣了
四又接了一杯水,(警告鷹)飛撲下去,撲掉杯子氣急損壞
師小結過渡:能在短短的五分鐘內完成學習任務,說明你們的學習效率非常高,老師相信你們在接下來的學習環節中會表示得更棒。
(設計意圖: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條理清晰的表格引領學生合作學習,快速理清課文重點局部的條理。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又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走進文本,研讀課文
師:通過填表,我們了解了鷹一次又一次地打翻成吉思汗的杯子,而成吉思汗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讓我們走進課文,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你還能發現什么?(課件出示句子)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自讀這些句子,你能發現什么?
突然,“嗖”的一聲,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灑在地上。
這只鷹又俯沖下來,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鷹第三次撞翻了杯子。
他還沒說完,鷹就飛撲下來,撲掉了他手里的杯子。
生自讀。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鷹的動作一次比一次猛烈。
師:你能不能把這些詞語讀一讀,讀出你的這種感受。
生1讀詞語:打掉俯沖撞掉撞翻飛撲撲掉
師:它的動作為什么一次比一次猛烈呢?同學們,假如你此時就是那只鷹,你會對成吉思汗說什么?
生1:假如我是那只鷹,我會說:“主人,那
水有毒,不能喝!”
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讀一讀。
生1讀:突然,“嗖”的一聲,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灑在地上。
生2:假如我就是那只鷹,當看到主人第二次接水時,我會說:“主人哪,你為什么不聽呢?那水不能喝,快倒了。我讀一下這一句:這只鷹又俯沖下來,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生3:假如此時我就是那只鷹,我看到主人第四次接水時,我會說:“主人呀,你難道真的不要命了,那水真的有毒。”
師:說得好,誰來讀一讀這句。
生4讀:他還沒說完,鷹就飛撲下來,撲掉了他手里的杯子。
師:在這個過程中,你們體會到了這是一只怎樣的鷹呢?
生1:忠誠。
生2:忠心耿耿。
師板書:忠誠
師:那怎么讀這四句呢?請同學們先自瀆。
生自瀆。
指名讀。
師:你讀出了鷹的動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心情一次比一次著急。我們也來像他一樣讀。
生齊讀。
師:鷹一次又一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杯子,成吉思汗是怎么做的呢?
課件出示句子:
成吉思汗抬頭一看,原來是他那只溺愛的鷹干的。
這次,他有點生氣了。
成吉思汗真的生氣了。
“你怎么敢這樣?”他大聲道,“看我不抓到你,擰斷你的脖子!”
成吉思汗氣急損壞,他摘下彎弓,仰天向老鷹射去。
生齊讀。
師:氣急損壞是什么意思?
生:上氣不接下氣,形容十分惱怒。
師:成吉思汗為什么氣急損壞?(他一開始就氣急損壞嗎?)
生:他一開始并不生氣,鷹一次又一次地打翻他的杯子,他越來越氣,最后達到了氣急損壞。
師:你能讀出這個變化過程嗎?
生讀。
師:小朋友們,你們從這個過程中又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1:固執
生2:激動
師板書:激動
師:我們再來通過對比朗讀體會鷹的動作的變化和成吉思汗心情的變化。先同桌練習讀。
抽一對同桌讀。
男女生對比讀。
師過渡:盛怒之下的成吉思汗把忠誠的鷹殺了,當他明白真相后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兩段,勾畫出表示成吉思汗神態、動作、語言、心情的詞句。
課件出示最后兩段:
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巖石下的那只可憐的、死去的鷹。
“那鷹救了我的命!”他大聲喊道,“可我是怎么回報它的呢?我把他殺了呀!”他悔恨不已,沿著石壁爬下來,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鷹,放進自身的獵袋。他自言自語:“今天我得到了一個沉痛的教訓——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置任何事情
生默讀勾畫。
師:你勾了那些表示成吉思汗神態、動作、語言、心情的詞句?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勾畫了“愣住”、“呆呆”。
我體會出成吉思汗很后悔,很難過。
師:你體會得真好。你來讀一讀。
生1讀: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巖石下的那只可憐的、死去的鷹。
師:你們還找到了哪些詞語,又體會到了什么?
生2:我勾了“悔恨不已”,它體現了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
師:板書“悔恨不已”,你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嗎?
生2:成吉思汗殺死了寵鷹,自恨不該這么做。
師:你真會理解。能不能讀一讀這一句。
生2讀。
生3:我勾了“小心翼翼”它進一步體現了成吉思汗的悔恨不已。
師:硪,你體會到了這些,能不能讀一讀?
生3讀。
師:誰來兩段連起來讀。
指名讀。
師:你讀得真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悔恨不已的成吉思汗。我們也來學習他讀一讀。
生齊讀。
師:成吉思汗悔恨不已,得到了一個教訓,一個沉痛的教訓(師板書“沉痛教訓”)。讀出來。
生齊讀:他自言自語:今天我得到了一個沉痛的教訓——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置任何事情。
師:發怒的時候能處置事情嗎?為什么?
生:發怒的時候不能處置事情,因為在發怒時容易失去理智,作出錯誤的判斷。
師:說得對,讓我們再讀這沉痛的教訓。
生齊讀。
師:這個故事我們已經學完了,小朋友們,你們再來評價一下成吉思汗吧。
生1:成吉思汗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
生2:成吉思汗性格固執,容易激動。
師:不論怎樣,成吉思汗能從錯誤中得到教訓,終于成為了一代天驕。我們再回過頭來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走進文本,抓住重點詞,由詞到句,品味語言,去體驗成吉思汗心情的變化。鼓勵學生發揮合理想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和文中人角色對話。)
四、聯系生活,拓展學用
師:偉人是這樣面對錯誤,我們身邊的人呢?他們是怎么面對錯誤的?課前讓同學們采訪身邊的人,匯報一下你采訪的內容。
課件出示“初顯身手”:
初顯身手
采訪身邊自身尊敬的人,你可以向他提這樣的問題:
★你犯過錯誤嗎?
★你怕犯錯誤嗎?為什么?
★犯了錯誤的時候,你怎樣做的?
★……
生1:我采訪的是我的爸爸,他是這樣回答的:“我犯過錯誤,但我不怕犯錯誤,因為錯誤能使人進步。犯了錯誤的時候,我認真總結教訓,以防止以后犯同樣的錯誤”。
生2:我采訪的是我的老師。我問她:“你最怕犯的錯誤是什么?”她回答:“我最怕犯的錯誤是誤解了我的學生。”
生3:我采訪的是我的爺爺,他與他人不太一樣,他說他怕犯錯誤,他希望自身是一個完美的人。
總結:現在我們明白了,不論是偉人還是普通人,都會犯錯誤。希望小朋友們能向這些值得尊敬的人學習,勇于面對錯誤,善于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生長為一個真正的強者。
【《成吉思汗和鷹》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酸的和甜的》教學實錄03-02
陶罐和鐵罐教學實錄12-07
《駱駝和羊》教學實錄04-15
《爺爺和小樹》教學實錄03-13
《狐貍和烏鴉》教學實錄03-13
《狐貍和葡萄》教學實錄10-19
將相和教學實錄03-29
約數和倍數教學實錄03-12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實錄06-09
《松鼠和松果》教學實錄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