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捉迷藏第1課時導學案
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在具體的環境中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探索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
能正確計算十幾減8的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簡單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體會算法多樣性。
重點
探索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的減法算理。
教具準備
主題圖,小棒
教法運用
討論法;操作法。
學法指導
討論法;操作法。
基本環節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新課
(檢查預習) 口算練習,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回答 學生口答口算題 從口算復習入手,鞏固遷移。
初學新課
(初步探究)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引入:小朋友們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嗎?這節課我們通過捉迷藏這個游戲來學習數學知識。2、出示課題: 捉迷藏。
3、出示主題圖:說說圖中的信息。
我們一共來了( 13 )人;現在只能看到(8)人。
4、提出問題:藏起來的有幾人? 觀察圖,理解圖意
一共有13個小朋友,去掉圖上的8個,剩下的就是藏起來的人數 13-8 創設生動的情境,使數學問題在富有童趣的捉迷藏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生學習興趣。
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2、列出算式:13-8=?
3、試一試,你會計算得數嗎?
13-8=5
4、集體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
學生的算法 可能有
(1)、數數法 從13里面1根1根地減。
(2)、平十法:把8分成3和5
師:你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師板書:13-3=10 10-5=5
(3)、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師板書:10-8=2 2+3=5
(4)、逆算法:想加法算減法 因為8再添上5就是13,8+5=13,所以13-8=5
師板書:8+()=13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啊!想出這么多的算法,說明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孩子。
…………
小組活動,利用小棒,計數器集體研究13-8有哪幾種算法,并歸納總結出來。
探索十幾減8的多鐘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讓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通過練一練讓學生更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的計算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基本環節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拓展學習
(深入探究) 5、擺一擺、圈一圈。
擺13根小棒,從中拿出8根,可以怎樣拿?在桌子上擺一擺,圈一圈。讓學生理解13-8=5的算理。
6、看一看,說一說。
看線段圖,說一說13-8在圖中表示的含義,并帶著學生親自數一數13往前數8個數,是5。
在擺一擺,圈一圈中理解13-8的算理
觀察線段圖,說說圖中的意義,并數一數。 理解不同計算方法的算理。
當堂檢測
(學習診斷) 7、算一算。
12-8= 17-8=
這兩題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再說一說計算方法。
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集體交流算法。 鞏固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課堂小結
(梳理歸納)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數學知識?
學生思考回答 鞏固新知識
作業布置(檢查反饋) 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完成書本第5頁1至5題 捉迷藏
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
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來的有幾人?
13-8=5(人)
1、10-8=2 2+3=5
2、13-3=10 10-5=5
3、8+5=13 13-8=5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捉迷藏第1課時導學案】相關文章:
《秋天》導學案12-17
《論語》導學案03-14
《老王》導學案03-07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太陽》導學案02-28
棗兒導學案12-16
《樹》導學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