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與說明

發布時間:2017-12-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福建省安溪縣鳳城中心學校 傅結龍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一篇語言看似通俗易懂,實卻包含深刻內涵的文章,教學本課應力求讓學生通過多讀書,在讀書中抓住重點詞句揣摩文本內涵,體會課文情感,感悟人間真情。從而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要求。具體的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如下:

一、交流比較,激趣引入

1、師談話:同學們,我們許多家庭養過花,你們都把花擺放在哪里?跟大家說一說?同時也想一想,我們家里栽種花草的目的是什么?

2、學生說自己或身邊的人養花的目的。

3、師小結過渡:從同學們的發言中,老師知道我們養花常常是等花開了,就把花擺放到廳堂里、案桌上、陽臺上……,養花的目的主要是自家欣賞,F在,請大家看看屏幕上的圖片,說一說這里的人把花養在哪里?

4、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讀圖,知道這里的人喜歡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悟到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5、師談話引入: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這是多么奇麗的景色啊!這里的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學習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后,大家就會明白的。

6、揭示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導入環節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先是讓學生說自己或身邊的人養花的目的,而后老師小結過渡,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在讀圖中直觀感知德國人喜歡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出現了奇麗的景色,最后提出“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一話題,引入新課。這樣的導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直接切入課文內容,容易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談話過渡: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課件出示課文生字詞,指名讀,齊讀,糾正讀音,重點引導學生識記好“脊、嫣”等生字。

(2)檢查課文朗讀,注意正音,了解學生對課文蘊含情感的把握情況。

4、默讀課文,想想說說: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的奇麗的景色?找出課文有關語段讀一讀,初步感知這種奇麗的景色。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先是讓學生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這是閱讀教學的最基本要求,接著再讓學生根據課后思考練習2、4的要求,初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奇麗的景色,這是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前提。

三、抓住重點,細讀感悟

1、抓住“家家戶戶”,讀出“德國人愛花之真切”的情感

(1)師談話過渡:課文說“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多次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文中有一個多次出現的詞最能說明德國人愛花,讀讀課文,找一找這個詞,并把相關的語段畫下來。

(2)學生讀課文,找相關語段,說自己的理解。

(3)課件隨機出示下面句子,教師作相應指導。

①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ǘ涠汲忾_,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這句話的指導一要抓住語段中的三個“都”字,讓學生明白家家戶戶都養著花,都這樣做,為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做鋪墊;二要注意朗讀時聲調的上揚要有層次。)

②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這句話的指導一要注意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會“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從而理解“家家戶戶、任何一條街、花的海洋”之間的聯系;二在讀這個語段時,要注意對“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提示:可提醒學生聯系春游、秋游的體驗來朗讀“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可提示學生朗讀的語速可稍快,有“應接不暇”之感。)

③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句話的指導一要抓住“又”字讓學生聯系上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從而明白“我”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會感到吃驚的原因;二要抓住兩個“多么”讓學生聯系上文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明白使“我”感到耐人尋味的是什么;三要提醒學生注意在朗讀時情感要高昂些。)

2、抓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走進“頗耐人尋味”的境界

(1)師談話過渡:在前面的讀書中,我們知道德國人的確是個愛花的民族,那么他們為什么要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呢?找出文中最能說明這一問題的一個句子,并把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學生讀句子,說自己的理解。

(3)課件出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苯虒W時要注意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①理解“我為人人”,要與第二自然段的“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這句話聯系起來。

②理解“人人為我”,要與第三自然段的“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在看別人的花”這句話聯系起來。

③理解“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要與第四自然段的“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句話聯系起來。

④要讓學生把上面三點連起來說說對句子的理解,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⑤要指導學生在朗讀時語速要放慢些,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感覺。

3、抓住“沒有改變”,讀懂“美麗并沒有改變”的含義

1、師談話過渡:四五十年以前作者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家家戶戶都把花養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四五十年后,作者又看到這一景象,這時他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讀讀第四自然段,也就明白了。

2、學生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課件出示:“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睂W生讀句子,讀懂“美麗并沒有改變”的含義。教學時要抓住“沒有改變”來指導:

(1)“花養在臨街窗戶的外面”的習慣沒變;

(2)“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景象沒變;

(3)“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沒變;

(4)這句話的朗讀要注意在“美麗”后稍有停頓,“沒有改變”要讀得肯定,要讀出重音。

4、抓住“花的夢、思鄉的夢”,悟得“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的內涵

1、師談話過渡: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話寫了“我”做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個夢的呢?反復讀讀這句話,說說你的理解。

2、學生讀句子,說看法。

3、課件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這句話時要細膩些:

(1)在德國“思鄉”,這個“鄉”指的是哪里?答案簡單:不是德國,是“我”的祖國,是在中國的“鄉”;

(2)“做了一個花的夢”,“我”在德國夢的“花”指什么?要聯系上文“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讓學生明白“我”看到德國臨街窗戶的花,就想到家鄉的山,家鄉的花;

(3)整句話的理解,要注意聯系第一自然段中的“愛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愛花的民族也很多”,從而讓學生也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課文所描述的境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抓住文中的四個關鍵句段,讓學生在讀書中揣摩文本內涵,體會課文情感,感悟人間真情。

四、回讀全文,升華情感

1、學生回讀全文,選擇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的贊美。

3、練習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設計意圖]該環節的教學,通過感情朗讀、背誦的練習,旨在讓學生讀出情感,積累語言。

五、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些什么?也可說說生活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事例。

2、集體交流。在學生聯系實際談感想時,教師要側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引導:

一要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來說;

二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3、教師談話總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走進德國,認識了一個愛花的民族,知道養花要給別人看,才能在看到別人的花中看到自己的花,明白了只有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懂得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4、布置作業

(1)把課文中描寫花美的句子抄下來。

(2)鼓勵學生寫一寫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設計意圖]該環節的教學,先是讓學生談學習課文后的感受,再說說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而后教師總結談話,把學習向課外延伸,鼓勵學生真誠地去幫助別人。作業的設計意圖主要是:抄寫句子是積累語言的需要;小練筆,是本堂課教學的延伸,是聯系和溝通課內外知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憑借。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與說明]相關文章:

1.《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堂教學語錄

2.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課件

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優質課教案

4.做給自己看的廣告

5.教養,就是不讓別人難堪

6.關于科技說明文和科技論文的教學設計

7.讓別人尋找幸福的說說

8.

9.美麗的花教案

10.收看的同義詞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激情激情在线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斤 | 亚洲无线码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电影 |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