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忠報國故事簡介
精忠報國故事簡介1
楊家將的第一代忠良是楊繼業。楊繼業曾帶兵五千,擊敗遼國十萬大軍,因此,他也被老百姓們稱為“楊無敵”。但楊繼業仍然不忘精忠二字,誓不降遼,寧愿最后餓死,也不做_求生的亡徒命。雖然最后楊家的所有男丁差不多全部戰亡,但楊家女將們卻代夫從軍立功,寧做一個精忠報國之人,也不坐在家里眼睜睜的望著國土被外族侵占,于是民間便有了“楊家女將齊出征”的故事。這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楊家將們的精忠報國之心?
岳家軍的'元帥岳飛,也是一個精忠報國之人。岳飛還未參軍時,岳飛的母親姚氏就曾在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因為她希望兒子能做個忠心為國的人。岳飛參軍后,因為英勇善戰,很快成了元帥,他的軍隊有著“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聲譽。宋高宗也曾親自手書“精忠岳軍”賜予岳飛。雖然岳飛最后是死于奸臣之手,但他仍不后悔精忠報國一生!
抗日戰爭中也涌現出了許多民族英雄,如:楊靖宇、劉胡蘭和趙一曼等一些精忠報國的志士,他(她)們以熱血,換來了人民崇高的敬意。可見,精忠報國四字,在中華兒女心中是有多高的位置啊!
精忠報國故事簡介2
岳飛是南宋名將。岳飛小時候家里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上寫字教導他,還鼓勵他好好鍛煉身體。后來岳飛勤奮好學,并煉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
當時,在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又鼓勵他報效國家,在他要去從軍之前,他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訓,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每戰必勝,立了很多功勞,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岳飛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的士兵都真心遵守紀律,寧可忍住饑餓,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后才離去。留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美名。百姓們為了感謝岳飛的功德,建了岳飛祠,并塑了他的像放在祠內,早晚對他禮拜。
“岳家軍“的旗幟,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當岳飛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45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了,這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那自己的王位就不保了;又怕岳家軍強大起來,成為自己_的威脅,因此和奸相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岳飛揮淚退兵時,中原人民攔住軍馬,哭聲充滿了原野。
秦檜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_。并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死時僅三十九歲。
在杭州岳飛墓旁,有四具跪著的人像,千百年來遭人唾罵。秦檜等四人,陷害忠良,罪責難逃,人們讓他們在岳飛墓前長跪來贖罪。
精忠報國故事簡介3
岳飛——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飛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其一生中有“還我河山”和“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一直激勵著后人。
岳飛位列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在我國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女真貴族曾接連多次發動大規模的掠奪戰爭。在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岳飛堅決主張抗擊女真貴族的野蠻掠奪戰爭,在歷史上是起著進步作用的。尤其是岳飛不計個人身家性命的得失,反對趙構、秦檜一伙的`投降逆流,招致投降派的仇視,以“莫須有”的罪名慘遭殺害,這是值得表彰的民族氣節。
一代忠良遇害岳飛雖然最后被奸臣秦檜所害,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并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精忠報國故事簡介】相關文章: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02-27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7篇【熱門】02-27
灰姑娘故事簡介05-31
聞雞起舞的故事簡介05-31
孟姜女哭長城故事簡介05-27
空城計的故事簡介05-30
濫竽充數故事簡介06-01
精忠報國作文08-10
居里夫人的故事簡介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