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1
魯班學藝這個故事已在民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經過了六大關的考驗,時時刻刻在練就他的品行和修養。
年輕的魯班告別了家鄉,千里迢迢來到終南山學藝。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這樣沒有嚇倒魯班,他憑著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個破屋前,斷定了這就是老師傅的房間。坐下來耐心的等。
太陽下山,老先生醒來。問了他幾個做木匠的基本問題,魯班靠著本領輕松的答對了。
老師傅收了他做徒弟。可魯班的艱辛才剛剛開始,他把門后已長滿銹的斧子、刨子、鑿子依依不停的磨,磨了七天七夜,一件件都磨的閃閃發亮。
隨后,魯班把自己磨的斧子去伐一棵參天大樹,然后砍成一個光滑大柁,用鑿子在大柁上鑿了兩千多個眼,魯班足足干了十二白天,十二個黑夜。把成果讓師傅看,師傅連聲叫好。
師傅看魯班這樣的'好學,誠懇。就帶領魯班來到西屋。
原來西屋滿是精致的模型,魯班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手藝學好,于是認真的研究起模型來。往后,魯班茶不思,飯不想。
時時刻刻不放下手中的模型。三年后,魯班把所有的手藝都學會了。
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鑿子和斧子,告別了師傅,下了山。永向人們奉獻出精致的。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2
今天我們學習第22課《魯班造傘的傳說》,我被魯班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篇課文講了魯班造傘的故事。傳說以前沒有傘,人們出門很不方便。魯班跟爸爸學做木匠活,開始他在路邊建造了一個個亭子,給人們遮風擋雨。可是很不方便。一天他看見小孩子把荷葉頂在頭上擋太陽,就深受啟發。找來竹子、羊皮發明了傘。
老師告訴我們魯班是古代一位優秀的手工匠和杰出的發明家。還給我們講了他造斧和造據的故事。我越聽越想聽,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真不愧是我國木匠業的“祖師”呀。
我要學習魯班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在生活中也要經常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即使不能發明出來東西,至少也可以搜集寫作素材,為我寫作文打下基礎。
我要學習魯班勤于動腦和勇于實踐的精神。他發現荷葉的葉柄,就聯想到了造傘。他努力實踐最后終于取得的`成功。這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玩橡皮泥的事。
每次哥哥回來都會用橡皮泥給我捏出許多小動物,栩栩如生,可愛極了。可是我怎么捏也捏不成。后來,我動腦筋想了想,到底怎么捏會好看呢?又試了幾次,哈哈,終于找到了訣竅!雖然我捏出的小動物沒有哥哥捏的好看,但媽媽還是夸了我。現在想想,如果不開動腦筋想辦法,不動手去操作,永遠也學不會。
以后我也要學做一個愛觀察愛思考,愛創造的人,不能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失敗了才能總結教訓,找出不足。就離成功不遠了。
今天我學了《魯班造傘的傳說》,感覺受益匪淺。我要學習魯班的精神,長大了也像魯班那樣成為一個有名的人。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3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幫人們解決這個困難,心里很著急。他心里想:要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才好呢。
魯班動了好多腦筋。后來,他跟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一個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接著,他們隔一段路造一個亭子,造了許多亭子。這樣,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來了,躲一躲;太陽曬得難受了,歇一歇,喘口氣兒。
魯班給大家辦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魯班自己挺不滿意。他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么辦呢?人總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
還得再想辦法!魯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可是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輕輕巧巧呢?為了這個事兒,他吃飯不香,睡覺不安。
魯班想了許多天,還是沒有想出來。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花塘邊玩,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里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里跑出來問他:“出了什么事了?”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后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對,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么呀?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4
小魯班從小就是一個董事的好孩子,他立志學木匠手藝,到終南山找老木匠學習。老木匠問他:“一門手藝,有人三個月好學好了,有人三年才學好,這是怎么一回事?”
魯班答道:“三月學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學到真本領。”老木匠點點頭,拿出一把蹦了口的'斧頭和兩支又禿又彎的鑿子,讓魯班磨。魯班什么也沒說,耐心細致地將它們磨好了。老木匠高興地說:“孩子,你不怕困難,又心靈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藝都傳給你!”
就這樣魯班跟著老木匠學藝,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很晚才睡覺。他如此辛勤地學習,以至于常常是眼熬紅,腰發酸,手磨破。可是一份努力,一份收獲,幾年下來,魯班慢慢地學會了老木匠的全部手藝。
魯班學藝出師后,手藝更加精湛,后人都尊稱他為木匠祖師。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5
1、被墨子所屈。傳說魯班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于劣勢時,首檔“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于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只,不讓它追擊。楚軍有了鉤、拒后,無往不勝,魯班也無愧為軍工專家。一天,魯班向墨子夸耀說:“我有舟戰的鉤和拒,你的義也有鉤和拒嗎?”,墨子是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鼓勵人們相敬、相愛,仁義至上的。他于是回答:“我是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你用鉤鉤人,人家也會鉤你;你用拒拒人,人家會用拒拒你。你說‘義’的鉤拒,難道不比‘舟’的鉤拒強嗎。”,魯班無言以對。魯班又拿出他的發明:一只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卻說:“這木鵲還不如一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一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而你的鵲有何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于人的稱為巧,無利于人的只能叫作拙。”,魯班聽完,深大冊知墨子的哲理。魯班曾做云梯助楚國攻宋,墨子前來阻攔出兵,在楚王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相斗,魯班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余,最終魯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棄攻宋。
2、有眼不識泰山。俗話“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可不是山東的那個泰山,這里還有一段小故事。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手藝巧奪天工,非常高明。傳說他曾用木頭做成飛鳥,在天上飛三天三夜都不下來。可就是這樣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魯班招了很多徒弟,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他定期會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個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來了一段時間,手藝也沒有什么長進,于是魯班將他掃地出門。幾年以后,魯班在街上閑逛,忽然發現許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們歡迎。魯班想這人是誰啊,這么厲害,有人在一旁告訴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魯班不由感慨地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3、班門弄斧。現代成語“班門弄斧”也是與魯班有關的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滾芹宏: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6
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尋找木料,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正鎮住路旁的一叢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滲出血來。
“怎么這不起眼的茅草這么鋒利呢?”他忘記了傷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細細端詳,發現小草葉子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小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鋸樹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頭鋸開了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饑祥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爛清搏“鋸”。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7
魯班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一位能工巧匠,也是傳說中的“木匠之父”。
他在周游南北的旅途中路經四川某地,見一條河上正在建造一座石橋。負責造橋的趙掌墨師驕傲自滿,又粗心大意,因設計失誤,橋身無法合攏。
魯班找到了癥結所在,鑿了一塊石頭,送給快要出嫁但還沒有嫁妝的.窮姑娘翠兒。在石橋無法合攏的緊急關頭,翠兒將石頭獻出,橋造成了,翠兒也因此有了嫁妝。
江南某地造宗廟時,規定要用黃荊樹做正梁,朱砂石做亭蓋。但現有的黃荊樹干太短,不夠標準;而朱砂石又太重,抬不上去。
負責造廟的張掌墨師為此犯愁。魯班發明了“魚抬梁”和“土堆亭”的好辦法,使廟亭終于建成。
魯班又到了京城,得知皇帝要在城里造四座角樓,每個角樓必須有九根梁,十八根柱和七十二條脊。許多掌墨師因無能為力而遭殺身之禍。
當年輕的李掌墨師毫無辦法時,魯班經過幾晝夜的冥思苦索,終于完成了角樓的設計。他請一個名叫巧兒的姑娘,按設計尺寸,用麥秸編成一個蟈蟈籠子,送給李掌墨師,其構造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
李掌墨師由此得到啟發,才將角樓建成。
【魯班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文章:
關于魯班的故事簡單介紹06-02
魯班的故事05-09
魯班學藝的故事02-14
魯班學藝作文10-23
魯班發明了什么東西03-30
《魯班學藝》作文(通用20篇)10-16
我們是魯班的隊伍朗誦詩07-06
閱讀材料的簡要方法有哪些05-18
改變一下作文11-22
偶爾停一下真好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