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重理輕文現象把脈

發布時間:2016-3-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工人日報     2003-03-19     胡建新 

 

     近年來,“重理輕文”現象在我國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每年高考,報考理工科的考生人數大大超出報考文科的考生人數。更為嚴重的是,用自然科學標準衡量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價值取向日趨明顯,在高校排名、人才評價中比比皆是。針對上述現象,出席本次兩會的教育界人士既進行了中肯的批評,又表示了深切的憂慮。理科“科班”出身的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代表在會議討論時說:“人文社會科學是生產精神食糧的,是培養和造就人類思想的寶庫。如今,教育制度對文理科的差別對待、各種教育經費申報中的不合實際,讓人文社會科學難有存身之地。” 

     “重理輕文”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無疑有著復雜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擇其大略,我個人認為以下三者是其主要成因: 

     其一,人們對科學價值評判的誤差。在許多人眼中,在自然科學領域有了發明和創造,才算是取得了科學成就,才能贏得科學家的榮譽,而一些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成就,往往得不到足夠的認同和充分的肯定。事實上,人文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其二,學業實用主義的被普遍認同。由于社會勞動資源的配置不均和就業崗位的供不應求,“文科畢業生找工作難”業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在求職杠桿的操縱與引導下,大多數學子便“義無反顧”地把自己報考和主攻的學業投向了理工科。 

     其三,社會對人文科學的制度性歧視。這是造成“重理輕文”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當前的一些制度,已經并還在自覺不自覺地為“重理輕文”大開綠燈。譬如,正像一些代表委員所指出的,我國“兩院”院士的評選只在理工科領域進行,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只在理工科領域設立院士制度,等等。 

     遏制和消除“重理輕文”現象,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我覺得,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改革教育管理體制,修訂有關制度規定,從政策、制度、經費保障、價值評判和社會輿論等各個方面,鼓勵人們重視人文社會科學、投身這一事業。

 

[為重理輕文現象把脈]相關文章:

1.以大局為重隨筆散文

2.優美散文:輕拾歲月的陽光

3.自然現象中的人生哲理文章

4.關于物理現象中人生哲理

5.輕拾歲月的陽光

6.愛情輕小說微小說

7.現象觀察的活動教案

8.《論語十則》的文言現象

9.現象觀察活動教案

10.物理《聲現象》復習課件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m |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