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觀察記錄優選【15篇】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
觀察時間:
20xx年9月18號——11月4號
觀察分析:
“老師,有活兒干嗎?”“老師,我可愿意看著你呢,看見你,我就想笑。”隨著一聲聲清脆的問話,我回過身去,發現是潤潤小朋友,他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特別愛跟在老師身后,喜歡問個為什么,而且知道的事情特別多,比如說:他會問老師知道奶是從哪里來的,還會告訴老師,奶是從奶牛的奶里擠出來的。還知道近視眼能戴隱形眼鏡,總之他知道許多學習以外的事情。就是學習沒耐性,每次寫作業,他總是找許多不寫的理由,沒有鉛筆、沒有本子、沒有橡皮;坐不住,來回圍著老師轉。就是當真寫起來,寫得有模有樣。
采取措施:針對孩子這種情況,我們及時和家長溝通,原來家里還有妹妹,沒有時間關注他;孩子在家喜歡看電視,玩游戲,就是不喜歡安靜的讀書、寫字,跑跑顛顛他就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們降低要求,并且適當提出小小的要求。每當發現孩子能按老師要求完成任務的時候,及時肯定、表揚、鼓勵,寫作業的時候,鼓勵他認真寫完,可以幫助老師檢查其他小朋友的作業,獎勵小貼畫;特意給他印畫的作業,固定的時間內完成,然后獎勵鉛筆;盯點法訓練;給他責任,站在最前面觀察,看哪個小朋友聽課最認真,讓他當小老師督促其他小朋友;豆子分類;找不同,找相同;玩拼圖游戲;聽輕音樂,舒緩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得事情,興趣中培養樂趣,興趣中培養耐性。
獲取成效:孩子目前能安靜的聽課,并能短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傾聽的能力有所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觀察細致,注意力集中;家長反映在家的時間自己能寫完作業,并能流利的閱讀自己喜歡的`兒歌。分享幫助他人的快樂。孩子成長中進步了,進步中在成長。孩子的可塑性是不可見的,見與不見,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我們有心,用心,細心,一定會發現孩子成長的痕跡,在痕跡中發現亮點。點燃希望,啟迪智慧,開拓明天,充滿希望,迎接美好。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2
今天早上劉松源小朋友主動去書架上拿了一本書《海洋巨人》他從第一頁開始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了四五頁之后,停了下來,好像在思索著什么。眉頭緊緊的皺著,然后拿著書去找顧益誠說:“這本書是你帶來的,能給我講一講這個海洋巨人是誰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嗎?這么大的動物他吃人么?”顧益誠把自己的書收了起來,連忙坐到劉松源的旁邊給他一頁一頁的講解起來,這兩個小朋友邊講邊交談:“哦,我想起來了,我在電視《動物世界》里面見到過這個海洋巨人,他是鯨”“沒錯,他是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他身長30米,體重150斤,相當于22頭大象的重量。他雖然生活在海洋里,但是他可不是魚類,他屬于哺乳類。鯨屬于溫順的海洋動物,他不吃人,吃海洋里面的魚和蝦”。看著他們講的津津有味,整個活動區時間他倆都在看這本書。還不時的有幼兒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翻看自己帶的圖書。這是劉松源小朋友唯一一次看這么久的圖書。
分析:
通過這兩個小朋友的對話,我根據我班的幼兒園的閱讀活動進行了“家園親子閱讀合作行動”。我們的圖書區半個月從新投放一次幼兒自帶的有趣的圖書。每位幼兒可以從家里帶圖書到幼兒園,因為家里的圖書他更加熟悉故事內容,爸爸媽媽已經給他們講了很多遍,帶到幼兒園幼兒自己就成為了伙伴們的小老師,為大家講述,幫助大家閱讀,這對于帶書幼兒及全體兒童都會有很大收益。在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熟悉的故事情節仍然是他們主動閱讀的前提與契機。
措施:
1、繼續豐富圖書區的數量,擴大圖書的數量及范圍。
2、鼓勵更多的幼兒為全班小朋友講述自己帶來的圖書。
3、家園合作將這種好的方法堅持下來。
效果:
經過一學期的觀察,我發現劉松源小朋友有了很大的進步,從不喜歡閱讀書到喜歡上了閱讀書。更主要是對書里的內容感興趣了。薩特說“閱讀就是自由的夢”,閱讀是一種自由的、充滿智慧的精神生活。我們應當讓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閱讀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因此,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和寬松的氛圍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的興趣愛好,在日常活動中我注意觀察幼兒看書的內容(幼兒自帶),收集幼兒喜歡看的圖書,請幼兒講一講書中的內容,并請同伴進行補充,在此基礎上,請幼兒思考“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講出完整的故事,而有的幼兒講不出故事呢?”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后,我告訴幼兒看書要把書看完整,前面和后面是連在一起的,少了哪一頁都不能講出好聽的故事來。幼兒似乎理解了,看書時,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一頁一頁認真的看了起來。
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所以從小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培養,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為以后的正式閱讀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3
觀察記錄:
由于滾鐵環動作要領的掌握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滾動的速度,所以技術的掌握會直接影響到滾鐵環樂趣的體驗。雖然部分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較難掌握技術,而難以對練習效果的展示,但李明睿對正確的“推、夾、靠”等動作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直線滾動的動作和曲線滾動、上下坡的滾動,都激起了部分同學的好奇心,詢問原因,在鼓勵和肯定了他的探究意識后,就滾鐵環的一些技巧的掌握,推鐵環的力度又跟幼兒作了解釋,同時鼓勵他們去摸索更好的滾鐵環的游戲方法。
評價與分析:
幼兒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探究意識發生了可喜的'進步。這節課要求去摸索更好的滾鐵環的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成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觸發點,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與學生交流,做有心人,往無心“插柳”,也會取得“柳成陰”的效果。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4
觀察時間:20xx年4月22日
觀察地點:戶外
觀察對象:張博雯
觀察老師:李娜
觀察內容:今天下午離園時間,正正從書包里掏出從家帶來的果凍,很炫耀的說要分給小朋友吃,一看手里拿的是果凍,雯雯很想吃,我說:“小孩不能吃果凍,容易卡到”雯雯靈機一動說:“我是大人、、、、”
分析雯雯乖巧且聰明,總能用她的一顰一笑博得老師的歡心,遇事也總能很快想出辦法。
措施1、果凍是零食,幼兒不宜吃且年齡小,容易卡到,引導幼兒不要亂吃零食
2、正確理解有些東西不能吃的'原因
觀察對象:楊天貺(卡卡)
觀察時間:20xx.4.7
觀察地點:小二班
觀察教師:李娜
觀察內容:吃午飯了,卡卡端過飯來,只是愣愣的看著飯菜。我問他:“為什么不吃飯啊?今天的菜很好吃”,他說:“我有點頭疼”我說:“那怎么辦?”他說:“讓爸爸接我回家就好了”。
分析:卡卡聰明機靈,遇事總會想辦法解決,但為了讓爸媽早來接有事會佯裝生病。
措施:1,鼓勵寶寶上幼兒園,知道幼兒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2,培養幼兒熱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3,用幼兒能理解的形式正確引導。
觀察對象:溫永正(一)
觀察時間:20xx.3.16
觀察地點:操場
觀察教師:李娜
觀察內容:
早晨一來園,小朋友們就向老師問好,有小朋友說:“李老師,我都想你了,好幾天都想呢”!正正聽了,也想說想老師,想了一會兒,說:“李老師,我好幾天都沒想你了”!呵呵,我說:“你沒想我,我想你了”。知道自己口誤,不好意思的笑了
觀察分析:
溫永正,調皮寶。喜歡和老師說些有趣的事兒,也會甜言蜜語討老師歡心。
觀察措施:1.利用語言教育活動,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
2.平時多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
3.家園共育,多說多練。
觀察時間:20xx.03.03
觀察地點:小二班
觀察對象:史作彤
觀察教師:李娜
觀察內容:今天早飯小彤吃得較慢,午飯前,小彤撒嬌似的說:“我想在小二班睡覺。”我說:“那好呀,但是小彤得快點吃飯,因為小彤上小班了。小班的小朋友喝水、吃飯都很快。要是小彤表現好,李老師就獎個大紅花好嗎?”她點頭答應了。
分析:小彤是新上小班的小朋友,雖然小班的小朋友她都認識,沒有陌生感,但在自理方面稍有遜色。
措施:1、鼓勵為主。經常以各種形式鼓勵小彤,讓其盡快適應小班的快節奏。
2、多給機會鍛煉,鍛煉動手能力。
觀察時間:20xx.03.15
觀察地點:小二班
觀察對象:葛朔白
觀察教師:李娜
觀察內容:老師正帶著小朋友唱歌,只見小葛抬著頭左看右看,還把小腿別在一起,自娛自樂,看到后走過去說:“小葛,你聽老師和小朋友唱歌呢?”沒等我把話說完,小葛就說:“我不會”我把歌詞教給她,她會跟著唱了。能按“小腳并齊,小手放膝蓋”坐好了,不別腿,注意力暫時引開了……
分析:小葛性格溫和,很聽話,最近媽媽發現她有別腿的習慣,希望老師與家長配合轉移她別腿習慣的注意力。
措施:1、在園時,盡可能找其感興趣的事物轉移注意力。
2、在家,父母配合引導。
3、鼓勵,強化表現好的行為。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5
觀察地點:操作區
實地記錄:馮嘉灝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向、膽子小的小男孩。今天,又到小朋友進區域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只
見,馮嘉灝小朋友一個人坐在位置上。我就問他:“馮嘉灝:你怎么不進區域玩啊”他看看我,搖搖頭,我知道他是膽子有點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
于是我說:“我們一起進區域玩,好不好”他點點頭。
評析:因為馮嘉灝的父母對他的`注重很少,平時就是奶奶帶他。很少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樣和同伴一起玩。當他看到小朋友們都進了區域玩,而自己又不敢上去和他們一起玩。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6
大班觀察記錄:
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觀察狀況記錄與分析:
片段:午睡時間又到了,這天我把想想對床的涵涵調到了別的床位上,并對他們都進行了教育,承諾到這天教師會一向在旁邊陪著你們睡覺,如果你們能安靜閉眼睡覺,那么待會都有一顆五角星。想想努力的點點頭。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又睜著東張西望,我走過去,請他輕輕的閉上眼睛。他閉了一會,不自覺地20 睜開眼睛瞄瞄我,發現我正在看著他,他就立刻閉起眼睛,又過了一會,他的眼睛又睜開來,看到我又趕緊閉起來了。就這樣閉閉睜睜了幾個回合,他總算睡著了。午睡活動結束后,我就他這天的午睡表現表揚了他,并發了五角星,他也個性地自豪開心,表示在教師的陪伴下會繼續這樣持續下去,逐漸自覺地養成午睡的好習慣。
分析:
想想每次午睡時,總是翻來覆去,有時還會和對床的涵涵聊天,指手劃腳,影響午睡秩序。當教師走過去時,他就表現的老實一點,教師一離開,就又控制不住自我,動來動去,直到午睡活動結束。
指導策略
1觀察想想午睡習慣不好的現象,將一些客觀因素(與對床幼兒相互影響)進行調整,使他的午睡床位及周邊環境更利于其安靜的`午睡。
2鑒于之前,想想看到教師就比較乖的現象,這次,我就重點陪伴在他旁邊,督促他睡覺,讓他無機可乘,相信在持之以恒這樣做以后,他會養成獨自安靜入睡的習慣。
3利用承諾獎勵的教育方式,激勵他提高。因為大班幼兒還是很在乎自我得到了幾個五角星,他們同伴之間也會比較的。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7
姓名:
劉傲雪
性別:
女
年齡:
5歲半
行為表現:
劉傲雪小朋友性格比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處不是很融洽;很少參加團體的體育活動,動作發展很不協調,對活動項目和有點難度的動作表現出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經過家訪。我了解到:奶奶比較寵愛。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務都由奶奶包辦,活動受到大人的諸多限制、不允許做這、不允許做那,怕有危險、出意外,所以構成了她過度依靠、不愿與人交往的個性。但她也會打人、罵人的不好習慣。
措施:
平時注意耐心親切地多與她交談、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戲、家訪、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提高就立刻表揚并與她的父母反饋在園情景、利用“五角星、小紅花”等小獎品鼓勵她、請班級中活潑膽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來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對于像劉傲雪這樣焦慮情緒異常嚴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細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愛心。要讓孩子熟悉環境,覺得教師、小朋友可親可愛,幼兒園真好玩,然后尋找教育的鍥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讓她融入幼兒園大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8
觀察老師:皮皮老師
觀察班級:大一班
觀察對象:玲玲
性別:女
觀察時間:20xx年2月22日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背景:
玲玲小朋友各方面非常優秀:聰明、活潑、懂禮貌,好奇心強,無論對什么活動總有創新精神,喜歡表現自己。為此,經常受到老師的稱贊和表揚,是每個老師心目中的最愛。在家呢,獨生女,家庭條件優越,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任其擺布,從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和唯我獨尊的不良品質。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學會謙讓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注重培養孩子謙讓是我們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項內容,對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當重要。
觀察實錄:
今天的操作活動是用橡皮泥裝飾《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動開始,我先給孩子展示了示范畫及制作過程,激起孩子興趣后,便給每個小組發下材料進行操作,當發到第三組時(紫涵那組),操作盒剛放到桌子上,玲玲‘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們認真的操作著,都忙著為自己設計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裝飾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辮子等。這時,三組的書展告訴我:“老師,我們這組的黑色橡皮泥不夠用,”“為什么?”“玲玲自己都拿著,不給我們用,”三組的孩子齊聲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塊大的,我一再強調要輪流用的。當我問玲玲時,她竟然認真的說:我還沒用完。
實施措施與效果:
面對玲玲的行為,我先是采用了說服教育,講道理:讓她了解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把自己從“我”的概念中擺脫出來,讓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別人同樣也需要,同樣有享有的權利,不能一人獨占,要想著別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來就不多,如果輪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裝飾眼睛、頭發等,但別的小朋友也要裝飾啊,假如別人也這樣都自己拿起來的話,你怎么用啊?接著又給孩子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話,玲玲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便拿過操作工具(塑料小刀),從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塊,然后把大的一塊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說:“我們每人切一小塊一起用吧!”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操作著,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現在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給予孩子。無論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長都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因為是一個,也不會有人去和孩子爭搶,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從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謙讓。
上切下了一小塊,然后把大的一塊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說:“我們每人切一小塊一起用吧!”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操作著,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現在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給予孩子。無論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長都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因為是一個,也不會有人去和孩子爭搶,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從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謙讓。 所以孩子良好品質的形成,是家園共育的結果,其中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家長,首相要以身作則,當孩子有謙讓行為時,應及時給予鼓勵,通過家長的言語強化,讓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不受歡迎的;作為老師,我們應將培養孩子的謙讓行為,貫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及時引導。我相信,只要我們多注意這方面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9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在玩打電話游戲時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幼兒的想象力。
兒童行為表現與分析
20xx年12月23號老師開展了一次名為《打電話》的`游戲,首先是老師負責打電話給幼兒引導幼兒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都可以做出很簡單的回答。后來我就試著讓幼兒倆倆自己玩游戲,發現大多數幼兒都只會說一些老師說過的話,沒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也沒有達到游戲的目的。
反思:幼兒之所以沒有創新的對話跟幼兒平時的訓練是有關系的,所以教師應該在發現問題后要多開展有利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0
觀察地點:自然角
實地記錄:在我們自然角里來了一樣東西。當我把它拿出來給小朋友看,然后問他們:“知道這是什么么”孩子們三三兩兩的搖搖頭,說:不知道。
~~~~被我料到啦!呵呵于是我告訴他們:這是干的.海帶。干的海帶小朋友一
評析:幼兒對新奇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的,所以,我們要抓住幼兒的心里去展開一切的教學活動。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1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
學會謙讓
觀察教師:
李xx
觀察班級:
大二班(白云班)
觀察對象:
張xx 性別:女
觀察時間:
xx年4月22日
觀察地點:
活動室
觀察背景:
xx小朋友各方面十分優秀:聰明、活潑、懂禮貌,好奇心強,無論對什么活動總有創新精神,喜歡表現自我。為此,經常受到教師的稱贊和表揚,是每個教師心目中的最愛。在家呢,獨生女,家庭條件優越,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任其擺布,從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和唯我獨尊的不良品質。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學會謙讓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注重培養孩子謙讓是我們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項資料,對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當重要。
觀察實錄:
這天的操作活動是用橡皮泥裝飾《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動開始,我先給孩子展示了示范畫及制作過程,激起孩子興趣后,便給每15 個小組發下材料進行操作,當發到第三組時(xx那組),操作盒剛放到桌子上,xx&l唰&r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們認真的操作著,都忙著為自我設計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裝飾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辮子等。這時,三組的書展告訴我:教師,我們這組的黑色橡皮泥不夠用,為什么?xx自我都拿著,不給我們用,三組的孩子齊聲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塊大的,我一再強調要輪流用的。當我問xx時,她竟然認真的說:我還沒用完。
實施措施與效果:
應對xx的行為,我先是采用了說服教育,講道理:讓她了解群眾與個人的關系,把自我從我的概念中擺脫出來,讓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別人同樣也需要,同樣有享有的權利,不能一人獨占,要想著別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來就不多,如果輪流用是完全能夠的,你要裝飾眼睛、頭發等,但別的小朋友也要裝飾啊,假如別人也這樣都自我拿起來的話,你怎樣用啊?之后又給孩子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話,xx好像意識到了自我的不對,便拿過操作工具(塑料小刀),從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塊,然后把大的`一塊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說:我們每人切一小塊一起用吧!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操作著,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此刻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予孩子。無論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長都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因為是一個,也不會有人去和孩子爭搶,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明白如何去分享,從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謙讓。
所以孩子良好品質的構成,是家園共育的結果,其中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家長,首相要以身作則,當孩子有謙讓行為時,應及時給予鼓勵,透過家長的言語強化,讓孩子懂得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受歡迎的;作為教師,我們應將培養孩子的謙讓行16 為,貫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及時引導。我相信,只要我們多注意這方面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2
觀察分析:
“我要自己長大”這是一個孩子的呼聲,可現在又有幾個孩子是“自己長大”的呢?
在我們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很乖,很懂事也有禮貌。可是有一天他竟突然在我面前哭著說------對不起。事情是這樣的:可能由于前段時間生病在家,那天來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便來到我身邊憋了半天突然來了一聲“阿姨”。我的第一反應:“阿姨?”然后就捧起他的小臉蛋說:“寶貝,在幼兒園是叫阿姨嗎?咋阿姨都叫出來了呢?”然后他急忙就說:“不不不,老師。”我以為這就沒事了,結果這小鬼頭竟傷心的哭了起來,嘴里還說著對不起。我愣了一秒,問他怎么了。結果他說:“我把老師叫錯了,不能叫阿姨,我難過過我把老師叫成阿姨了。”就因為把老師叫成阿姨,哭了。這可不像我平常認識的那個愛笑,能干的小鬼頭。于是我決定觀察這小鬼頭。
我發現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笑得特別開心,也會打鬧,可只要老師一關注到他,他就會立刻收起“放肆”的笑容轉為微笑大動作也沒有了,變得很乖巧。而且我還發現他媽媽每天送他的時候都會和老師是班上每個老師說他近日的情況,放學的時候也會和每個老師詢問他在園有沒有不乖。說的最多就是銘銘平常都是她自己在帶如果有什么不乖的地方,請老師一定要告訴她,她會配合老師幫他改正的。而且銘銘除了上幼兒園周末還要上他不喜歡的跆拳道和英語培訓班。這就讓我不難理解銘銘當時那個舉動了。媽媽給他安排了一切,他也按照媽媽說的一切去做。媽媽希望他成為完美的小孩,不犯錯誤的小孩。可哪有不犯錯誤的小孩,只有犯了錯誤會大方改正的小孩和犯了錯誤傷心害怕的小孩。
采取措施:
在《指南》中我看到過這樣一段話: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所以我決定第一步先和銘銘談談。了解后才得知銘銘爸爸一直部隊里,家里只有媽媽和他兩個人,媽媽也不用上班所以就把全部心思都用在銘銘身上了,銘銘也很懂事所以媽媽說什么他就怎么做。但讓銘銘少了很多和朋友玩耍的時間,也讓銘銘少了很多表達的意愿。
于是我第二步便和銘銘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銘銘媽媽說總是讓銘銘學這學那是因為自己小的時候就沒有太多的學習機會,也因為覺得現在的社會競爭太大了,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讓他做個乖巧懂事不會犯錯的孩子是因為怕他以后處理不好人際關系適應不了社會。媽媽也說自己可能給銘銘太大壓力了,她自己做起來壓力也大,她覺得讓銘銘變得更優秀是她的責任。
那我的第三步就是糾正銘銘媽媽的思想,家園合作幫助銘銘“自己成長”,也幫助銘銘媽媽放下“責任”。
1、讓媽媽帶銘銘在平常或假日多和其他小朋友家庭出去活動。
2、犯錯時先看他的表現,在采取措施,不是大事,無需過分責備。
3、多聽孩子的想法,他可以自己決定的,可以試著讓他做主。
錯,寶寶們很有能力的。今天帶著另一半的孩子也來畫螺旋線,其中就有袁俊康小朋友。在操作前,先讓寶寶集體觀察蝸牛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蝸牛殼是怎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康康小朋友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只是偶爾的臺頭看看圖片,不參與發表自己的看法。我提醒他幾次,要注意觀察,希望他能說一說,可是把他叫起來后,他只是看著我什么也不說。只好再請別的小朋友。到后面的操作活動中,寶寶們都表現出及其興奮的狀態,都要躍躍欲試,有幾位寶寶吵著要畫蝸牛慢慢長大。講好繪畫中要注意的事項后,寶寶們開始小心地幫蝸牛慢慢長大,邊畫邊說:“蝸牛蝸牛慢慢長,一圈、兩圈、三圈”,有不回畫的寶寶會向老師求助“老師我不會,老師幫幫我”當我走到康康身邊的時候,發現他還沒有畫,也不拿筆,我問他:“要老師幫忙嗎?”他不講話只是點點頭,我握著他的手拿毛筆蘸顏料,讓他感受參與作畫的樂趣,然后在紙盤中心向外一圈一圈慢慢畫,我明顯感覺到康康即使在老師的.幫助下還是不敢放手去畫,小手握的緊緊的,連我都有點困難控制毛筆走向了。等小朋友畫好后,我們大家一起欣賞自己“養”的小蝸牛,并重點表揚康康,以我們是好朋友的身份,說我們共同養的小蝸牛和漂亮,并更多的表揚了康康在“養”蝸牛的時候很用心,慢慢的畫。以表揚鼓勵的方式幫助康康增強自信心。我看到康康拿著自己的作品在認真的看,各個角度的在看,好像在看一只真的小蝸牛一樣,臉上還露出了笑容。可以確定康康有收獲。
分析:
1、性格比較膽小,加上對陌生環境,產生了恐懼與不安的情緒。
2、康康品平時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比較孤立,不合群,而且對集體性的學習活動不感興趣。可能和家里的教養方式也有關。
3、康康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弱,接受速度也比較慢,而且缺乏自信。
措施:
1、想辦法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可以多傾聽他表達,教師多與他交流,激發他愿意說的欲望。
2、教師要耐心的引導,幫助他建立自信信,蹲下來以朋友的身份與他交流,共同完成作品,降低作品的難度,注重過程的情感體驗。
3、教師要根據寶寶的能力特點和性格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著重培養參與的興趣。
4、及時與家長做好溝通。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3
班級:xx
記錄人:xx
姓名:xx
性別:xx
時間:xx
地點:xx
行為表現
今日開展了我當小廚師的種植活動,孩子們嘗試制作涼拌蘿卜絲。xx小朋友在制作的過程中,發現蘿卜絲有兩種不一樣的形狀,覺得十分的好奇。為什么都是蘿卜,但蘿卜絲的形狀不一樣呢經過他的提醒,周圍的小朋友也開始意識到了,他們一起討論尋找答案。
教育過程
xx小朋友和同組的小朋友一起嘗試讓大蘿卜變成蘿卜絲,但他卻發現蘿卜絲的形狀都不一樣。他仔細觀察旁邊小朋友刨蘿卜絲,兩個眼睛一眨也不眨,大大蘿卜,經過刨子的小孔,就變成了一絲一絲的。不一樣的小朋友刨下來的蘿卜絲,粗細是不一樣的。饒漁刨下來的蘿卜絲都比較細,孫邵鵬刨下來的蘿卜絲比較粗,并且比較長。怎樣會這樣呢他的心里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他繼續觀察,發現饒漁手里的蘿卜比較小,并且皮上的有一點皺;孫邵鵬手里的蘿卜比較大,水嫩嫩的'。湘君也和他一起觀察,她也有新的發現:饒漁在刨蘿卜絲的時候,輕輕地擦過刨子的小孔,但孫邵鵬用了很大的力氣刨蘿卜絲。
他們把自我的發現告訴了對方,自我有來嘗試再次刨蘿卜絲。第一次找一個小小的蘿卜,用很小的力氣來刨蘿卜絲,他看到蘿卜絲真的是又細又短;第二次找了一個大一點的蘿卜,這次他用比較大的力氣來刨蘿卜絲,蘿卜絲變得又粗又長。他們一起找到了答案,高興地拍起手來。
效果
xx是愛動腦思考的小朋友,他常常能仔細觀察,經過探索活動尋找自我想要的答案。這次對蘿卜絲的不一樣形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遇到了問題能主動與同伴交流,集合同伴的力量一起觀察,尋找答案。最終經過觀察、交流、實驗等方法,他和同伴找到了造成蘿卜絲粗細、長短不一樣的主要原因,從心理上滿足了探索的欲望,能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在種植活動中,我們教師要多觀察,發現值得孩子探索的一些細節,從小處讓幼兒常常有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帶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種植活動中來。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4
觀察對象:幼兒
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背景:
最近發現班級幼兒都喜歡玩推推車,也爭著、搶著坐,老師觀察到后,發現幼兒人數多、太聚集,容易發生擁擠現象,幼兒活動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出現這種情況后,老師就需要進行有效、適時的介入,合理調控,確保幼兒安全的情況下開展游戲活動。
觀察目標:
1、幼兒未發生互動時教師的調控。
2、幼兒互動發起時教師的調控。
3、幼兒回應互動時教師的調控。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觀察過程:
馬悅馨小朋友在玩推推車,一個人玩耍的.特別的帶勁。接著楊甜意、黃思逸等等小朋友都看見了也想玩,于是她們走過來對馬悅馨說:“我們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好嗎?要不我們都來推著你玩,然后我們輪流著坐”于是她們開始輪流著你玩一會兒,我玩一會兒,接著又有許多的小朋友參加進來玩耍這個游戲。老師這時要進行合理的調控,不能讓這么多的小朋友都來一起玩耍這輛推推車,引導其余幼兒玩耍別的腳踩車、拖車,這樣更能發揮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互動性和安全性。
觀察分析與反思:
我認為這節體育活動教師在組織游戲時調控方面發揮還比較合理,體現在當孩子們游戲互動時人數越來越多后老師及時進行了適當調控,首先孩子們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然后又引導別的其余孩子玩耍其它的體育運動材料,孩子在多樣材料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再加以引導,讓游戲權回歸孩子。老師在組織、引導幼兒玩體育游戲時一定要考慮到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學習,放手讓幼兒自主去互動、自主去學習,自主去探索。所以,老師在游戲中的調控也很重要。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5
觀察資料:
應對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觀察班級:
大三班
觀察時間:
20xx年2月xx日
觀察地點:
活動室
觀察對象:
王思瑤
觀察目標:
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生。
觀察實例:
生活活動中,有一些幼兒把自我從家里帶入幼兒園的貼畫紙分發給自我的
動動腦筋,打人可不行,你好好想想。”聽我說完,他撓撓頭,之后點了一下頭,說了句:“嗯!”之后我拉過了他的手說:“我來做你的朋友,咱們兩個人一組。”之后的游戲中我經常和他一組叫其他幼兒加入所以沒有再落單過。
情景分析:
幼兒在游戲和活動中,會遭遇同伴有意或無意的阻礙,像上頭李治儒找朋友被拒絕或者受到其他幼兒的批評嘲笑,這樣的事件往往讓幼兒很生氣,引起的是幼兒直接的攻擊行為,我們應當讓幼兒明白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
20xx年9月20日星期一
今日在玩接力游戲的時候,李治儒跑得異常快,在與后邊的'小朋友交接的時候停不住,一下子撞倒了朱沈裁冰的身上,這下朱沈裁冰不樂意了,兩個人打了起來我見狀很快將兩個人拉開,看著兩個氣呼呼的小家伙,我讓兩個人先在一旁冷靜。過了一會我見兩人都安靜了下來問明了原因后,我問李治儒“你覺得這件實事誰的錯?”他還有點不服氣,“我不是要撞他的,他打我的臉了!”朱沈裁冰更委屈說:“他先撞的我。”我說李治儒的確是他先撞的人呀。“那――對不起!”小家伙漲紅了臉,朱沈裁冰之后說了句沒關系,兩人之間好像也不象剛才那樣橫眉冷對了,于是我還讓這兩個“敵人”相互進行了一場接力比賽,很快這兩個人就又開始了游戲。
情景分析:
幼兒在活動中,會發生無意碰撞,不細心影響到了他人,幼兒應對這樣的狀況,不會解決,導致其處理爭執的方式要么打回來,要么告狀,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果我們不細心影響到別人,會說聲“對不起”來解決問題,然而幼兒往往要么不會說“對不起”,要么很不情愿地去說“對不起”。這些都能夠造成幼兒間很多不必要的爭執。應當注意培養幼兒的禮貌習慣。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幼兒大班觀察記錄11-17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08-11
大班幼兒觀察記錄[精品]10-02
[優選]幼兒大班觀察記錄12-06
[集合]幼兒大班觀察記錄12-11
(薦)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0-05
幼兒大班觀察記錄[精華]12-04
大班幼兒行為觀察記錄06-27
最新大班觀察記錄大班觀察記錄08-22
幼兒園大班幼兒觀察記錄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