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珍愛自己的名譽,維護自己的尊嚴,增強自尊心。加強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權的意識。
2.能力目標: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區分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能力。
3.知識目標: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內容,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姓名權和肖像權,每個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姓名權和肖像權。
教材分析:
1.重點:侵犯姓名權和肖像權的表現。
2.難點:能夠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姓名權和肖像權。
教學方法:
情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講授法
學法指導:
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法,讓學生明白我們享有姓名權和肖像權,有權依法維護自己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不受侵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魯迅和鹿晗的圖片。
問:這倆人分別是誰呢?你是怎么把這倆人分辨出來的?
生:魯迅和鹿晗,因為倆人相貌不同,名字不同……
師:沒錯,這兩個人的容貌不同,姓名等各方面差異都很大。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將人區分開來首先就是依靠肖像和姓名,今天我們來看看我們姓名和肖像中的權利。
(二)新課講授
1.維護姓名權
(1)姓名的含義及作用
師:魯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人物,魯迅的字是?原名?筆名?這些名字到底哪個才是魯迅的姓名呢?
生: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等,周樹人才是他的姓名……
師:其實,姓名不僅包括咱們的正式名字,也包括筆名、藝名等等。因此,這些名字都是魯迅的姓名。比如,咱們的xx同學,現在叫xx,父母叫他的小名兒,長大后當作家了有了筆名,當明星了有藝名等等,這些指代他的文字符號都是他的姓名。
師:如,我現在提到班里的xx,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他哪些特征?
生:回答……
師:這說明咱們的'姓名因為我們的存在傳達出了一些個性化的意義,是咱們人格的基本標志。
(2)姓名權的內容及侵權表現
情景一:一對農村夫婦,生了個白胖兒子,卻為兒子的名字發了愁,思來想去,樸實的夫婦終于給自己的兒子取名范同,希望他能和家人同舟共濟。范同漸漸長大,14歲的他考上縣城一所重點高中,他非常勤奮,成績優異,父母都為他感到開心。可最近他卻不想上學了。因為同學們老是嘲笑他“飯桶”,所以他向父親提出改名的要求。
問:你認為范同可以更改自己的名字嗎?
生:可以,理由……
師:咱們誰更改過姓名?當時是怎么更改的?
生:紛紛發言,有父母帶著去公安局改的……
師:其實,我們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但是未成年人要由監護人代為行使,所以范同可以改名但是要父母幫他去改才行。而當我們成年以后,可以自己決定姓名。由此,可見,我們對自己的姓名有變更、決定和使用的權利。
情景二:在范同的強烈要求下,父親為他改名為范明。17歲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大學。可他的同學馬雷得知他已被該大學錄取后,搶先從信箱里竊取了錄取通知,同時以范明為名去上了大學。
問:你如何評價馬雷的行為?他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生:思考,回答……
師:馬雷在范明不知情的情況下,冒充自己是范明去上學,這種行為是冒用他人姓名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姓名權的。
師:我發現咱們xx同學和我的名字一樣,我想讓他去把名字改掉,我可以這樣要求他嗎?為什么?
生:不可以,……
師:他人使用什么姓名是他人的權利,我們不能干涉他人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否則就侵害了他的姓名權。
師:班里有同學會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在作業上寫上家長的名字,以表示作業已經檢查了,這樣的行為合法嗎?
生:不合法……
師:沒有經過他人同意,借用別人的名字進行某種活動這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表現,這也是侵犯姓名權的。
師: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這樣的事例,介紹河南真假王娜娜事件。讓同學們明白姓名權的重要。假如你遇到這樣的事件,你會怎么做?
生:……
師:我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姓名權,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姓名。
2.我有肖像權
情景三:用法律維權后,范明上了大學,畢業后進入某市電視臺主持一個節目,其機智詼諧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歡迎。有一天,范明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手里還拿著一盒營養液,儼然該產品的形象代言人。范明馬上打電話到該公司交涉。
師:你認為范明與該公司交涉的依據是什么?
生: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使用了他的照片……
師:照片是我們肖像的體現,可見我們的肖像也是一種權利。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再現。大家想想還有哪些也是容貌的體現?
生:……
師:可見,肖像的表現形式非常多,包括照片、視頻、素描、錄像等。
師:假如我是影樓老板,咱班xx同學特別帥,我想給他拍張照片,我需不需要征求他的同意呢?
生:需要。
師:為什么?
生:……
師:沒錯,我要征求他的同意,因為我在利用他的肖像制作照片,這是屬于他的權利,叫做制作權。假如說,xx同學同意了,我拍好照片送給他,他喜歡怎么使用自己的照片這是他的權利,這是使用權。假如我將他的照片要掛在我的影樓,我是否需要給他報酬?這是獲得報酬權。
師:回到范明的事件,范明肖像權的哪些權利都沒有得到保障?
生:使用權、獲得報酬權……
師:不錯,我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師:該公司沒有經過范明同意就把照片拿去打廣告,這是侵犯了他的肖像權的表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情境四:范明和公司交涉后,同意公司使用自己的照片。一天早上,他發現,自己代言的廣告被貼在公交站牌上,但是廣告上的自己卻被各種彩筆丑化成了“貓”的形象。
師:試想范明此時的心情。這種行為侵權嗎?
師:丑化、玷污肖像以及進行人身攻擊都是侵犯肖像權的表現。
師:假如你遇到這樣的事會如何處理?
師:我們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肖像權。
(三)總結本課。
姓名和肖像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要珍視和維護自己的姓名權和肖像權,同時尊重他人的姓名權和肖像權。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2
一、教材分析
本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主要介紹了兩項具體的人格權利——肖像權和姓名權。首先,敘述了肖像的含義及作用,肖像的內容,侵害肖像權的表現形式和后果等。接著圍繞姓名權而展開,主要介紹了姓名的作用,姓名權的內容,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形式和后果等。最后,
二、學情分析
1.針對的問題:
①由于姓名授之于父母長輩,往往只被認為個人區別于他人的文字符號,很多學生對法律賦予公民姓名的具體權利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對這項權利的使用和支配
②生活中一些家長和學生一味地追求時髦、個性、標新立異甚至另類,不能正確、客觀地對待取名問題,給一些具體的管理工作帶來不便。
③個別學生為避免挨家長罵或不重視家長在其成長和教育中的監護作用,經常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冒名頂替,擅自代家長簽字的現象。
④未成年人維權意識不強,現實生活中以贏利為目的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權的行為時有發生。
⑤有些學生出于好奇好玩的心理、不懂得尊重他人、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加之電腦技術的發展及網絡具有虛擬性,在現實生活和網絡中惡意損毀、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也屢見不鮮。
2.學生的需要:
①作為獨立人格的外在標志,
②正確認識肖像權和姓名權,知道侵害肖像權、姓名權的表現形式及后果,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不僅是增強法律意識,糾正某些不良行為習慣的需要,也是增強自身道德素質,正確與人交往、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對學生健康成長十分必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認識肖像和姓名是一個具體的人的兩大外在標志;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權的含義和內容,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形式與后果;懂得肖像的含義及作用,肖像的內容,侵害肖像權的表現形式與后果。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姓名權和肖像權的行為;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和他人姓名與肖像權的.能力,能夠運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責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引導反思自己在與同學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權和肖像權的不良表現,體驗給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姓名權和肖像權的責任意識;加強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教學難點:
公民在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肖像和姓名的義務。
五、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擬采用活動式教學法、可運用:情景創設、案例分析、主題探究等方法。
六、教具:
多媒體
七、教學時數: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展示課題
活動一:展示兩組信息
第一組:提供了趙本山的照片。
第二組:提供了姚明的姓名。
設問:看到了這些照片和姓名,同學們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哪些相關的信息?
教師:展示信息,提出問題,給以提示,加以引導。
小結:肖像(以容貌來區別)和姓名(用文字符號將人區別開來)是一個具體的人的兩大外在標志;肖像權和姓名權也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
設計意圖:以游戲的方式導入新課教學,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第一組信息,由照片聯想人物,使學生懂得了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標志之一;通過第二組信息,由姓名聯想人物,使學生懂得了姓名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進而引導學生感受一個具體的人有兩大外在標志:肖像(以容貌將人區別開來);姓名(用文字符號將人區別開來),從而進入本課的課題。
(二)學習新課
創設情景一:巧引妙導
活動二:呈現材料——一對農村夫婦,生了個胖兒子,夫婦倆開心之余,卻為兒子取姓名發了愁,思來想去,樸實的夫婦終于給兒子取名“壽生”,祝他一生平安,長命百歲。提出問題:①你的姓名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嗎?②你除了使用
教師:呈現材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經歷和實際情況回答,體會姓名的含義及作用。通過與自身實際密切相關聯的幾個問題的探究,使學生懂得姓名和個人人格的關系。
創設情景二:激思辯疑
活動三:呈現材料——壽生漸漸的長大,轉眼來到了省城讀中學,為了能培養他成材,父母親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壽生也很懂事,在校非常關心集體,熱心助人,成績優異,在一次省奧數競賽中還獲得了一等獎。可最近他卻不想去上學,并且向父親提出改名換姓。因為他父親姓秦,所以同學嘲笑他,叫“禽獸生”,但是遭到父親的拒絕,說他忘恩負義。提出問題:①你認為壽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嗎?他爸爸有權阻止嗎?說說理由。②目前,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姓名,這樣的姓名合法嗎?合適嗎?假如你是戶籍主管人,你會讓他們上戶口嗎?
教師:呈現材料,提出問題,引導討論,幫助學生了解姓名權。補充相關的法律知識,知道法律對年滿18周歲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體規定;明確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
設計意圖:此教學環節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權(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知道法律對年滿18周歲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體規定;明確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同時學會用辨證的全面的觀點看待取姓名的現象。
創設情景三:合作探究
活動四:呈現材料——在壽生的強烈要求下,終于改名為秦哲凱。16歲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物理專業。大四時,他申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繼續深造。可他的同學馬雷得知秦已被該大學
教師:出示材料,組織討論,引導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和應承擔法律責任,從而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通過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學生明確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形式:盜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懂得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從而提高學生的維權意識。
創設情景四:才藝展示
活動五:呈現材料——大學畢業時,全班開心地留下難忘的畢業照。可是,兩個月后,秦哲凱卻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手里還拿著一盒營養品,儼然像該保健品的形象代言人。秦哲凱立即打電話到該公司進行交涉。提出問題:①你拍過照片嗎?你還通過哪些方式制作過你的音容笑貌?(展示學生自己制作的肖像,包括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②該公司這種做法對嗎?為什么(法律依據)③如果將你的照片制成公益廣告用來宣傳希望工程,這種行為是否侵犯公民的肖像?
教師行為:呈現材料,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藝和肖像,并引導討論,理解我國法律保護公民肖像權的相關規定,即“未經本人同意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讓學生去感受肖像含義、制作方法的豐富性、多樣性及之所以成為特定人的容貌標志。通過案例討論,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公司這樣做的危害。理解我國法律保護公民肖像權的相關規定。展示學生自己制作的肖像,這既是學生才藝的表現,也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容笑貌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正是人的肖像的特定標志,但教師要加以組織和引導,適可而止,不可花過多時間。
創設情景五:關注生活
活動六:呈現材料——做賊心虛的保健品公司接到秦哲凱的電話,說公司一時疏忽沒跟他商量,并答應支付給他一定的廣告費。秦哲凱認為自己家庭貧窮,以后還要出國留學,為了不給父母添麻煩,他就答應了,但他要求自己的照片只能在該報紙上使用。提出問題:①秦哲凱行使了什么權利?具體包括哪些方面?在行使這項權利時需要跟父母商量嗎?②搜索我們身邊(生活中)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教師行為:呈現材料,組織討論,學習權利。引導搜索身邊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幫助學生認識侵犯肖像權的行為表現及其后果,引起學生對自身肖像權的關注。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讓學生明確,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規定。通過搜索活動,讓學生認識身邊侵害肖像權的行為表現和侵害肖像權的行為要承擔的責任,從而引起足夠的重視。
活動七:學以致用
呈現“朱月坡”的案例,檢驗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程度。
教師:呈現案例,組織討論,對正確、積極的想法及時給以鼓勵,對某些不確切或偏激的回答,教師則要適時地加以糾正、引導。
(三)課堂總結:逐一呈現知識點。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姓名權和肖像權的責任意識;加強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與他人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權和肖像權的不良表現,體驗給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
2、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姓名權和肖像權的行為;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和他人姓名與肖像權的能力,能夠運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責任。
3、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認識肖像和姓名是一個具體的人的兩大外在標志;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權的含義和內容,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形式與后果;懂得肖像的含義及作用,肖像的內容,侵害肖像權的表現形式與后果.
二、重點:
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侵害公民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難點:公民在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肖像和姓名的義務。
三、教學方法
討論 講授 案例分析 體驗 合作探究
四、教學設計
游戲導入《他們是誰?》
【提供一組名人的肖像圖片(周杰倫的卡通漫畫、魯迅的雕塑、翟志剛的照片、毛澤東徽章),請學生代表在黑板上寫出肖像人物的名字。】
提問:為何能迅速判斷出他們是誰?
——肖像、姓名是區別于他人的人格特征標志。每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面孔和獨具寓意的姓名。你知道嗎?肖像和姓名中就有我們不容忽視的人身權利。
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一) 我有肖像權
1、什么是肖像
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以人物各自的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再現,都可以稱為是某人的肖像。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方法制作肖像?
2.【①老師出示用自身肖像制作的一個鑰匙扣 ②播放一段周杰倫的廣告視頻】
設問:老師和周杰倫行使了什么權利?它包括什么內容?
——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具體包括:①制作權 ②使用權 ③獲酬權
【說說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行使自己的肖像權的。】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意志來支配自己的肖像,是否意味著“可以以同樣的方式支配他人的肖像呢?
3、【小胖遭惡搞:教師出示一組關于網絡惡搞侵犯他人肖像權的圖片】
設問:(1)看過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有過類似的遭遇嗎?你在意他人這樣使用你的肖像嗎?
(注意糾正學生思想中認為這是有趣、好玩的觀點,無所謂的觀點。)
小結: 侵害肖像權的表現形式:
A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舉例說明)
B惡意侮辱他人的肖像
(3)(學生討論發言)
①預防肖像權受到不法侵害,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②小胖的.肖像權受到侵害,他可以怎么做?
當肖像權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必要時可以提起訴訟討回公道。
(4)未經本人同意,可以使用其肖像,不構成侵權
① 為新聞報道需要使用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肖像如政治家、外交官、知名學者、藝術家、運動員
② 國家機關執行公務而強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緝令上嫌疑犯的肖像
③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如出于臨床醫學教學研究在業報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
④為肖像權人自身的利益使用肖像。入在尋人啟示中使用失蹤人的肖像。
(二) 維護姓名權
1、【小組比賽:什么情況下,你會用到自己的名字?(看誰找得多)】
姓名雖然只是一些文字符號,但它常常代表著一個人,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姓名既包括正式姓名,也包括筆名、藝名等。例如魯迅、周樹人指的就是同一個人。QQ名是不是姓名?
2、【老師講述關于自己姓名的趣事,和自己想改名的經歷】
同學們都知道,老師名字叫龔苑.小時候,因為這名字我可沒少被同齡人取外號。什么“公園”、“動物園”、“幼兒園”……到了初中,我們班上有一個和我名字非常相近的同學叫龔月。他是一個比較調皮搗蛋的孩子,常常因為吵事或違反校規受到老師和政教處的批評。有一次,學校開晨會點名批評了龔月,并當眾宣布要給他記過處分。這件事可給我帶來了不少誤會和麻煩。因為種種原因,我就向爸爸媽媽提出了更改名字的想法。
設問:
我可以更改自己的名字嗎?爸爸媽媽有權阻止嗎?
——姓名權的含義和內容
(1)姓名權——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注意:年齡要求18周歲,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2)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
不干涉他人決定姓名
不干涉他人使用姓名
不干涉他人更改姓名
3、【案例分析】p44張楠侵權案件
閱讀并討論
(1) 張楠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
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具體表現:冒用、盜用、干涉他人使用姓名
(2) 受害人應該采取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姓名權?(依法維護姓名權)
途徑一:非訴訟(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途徑二:通過訴訟方式討回公道。
(三) 課堂練習:
【這樣做可以嗎?】
1、“大頭貼”拍攝點的老板私自留下顧客的“大頭貼”做廣告宣傳,招攬生意。
2、記者王某在旅游區拍下了一些游客亂扔垃圾的鏡頭,并準備登報以批評這些行為。
3、小強為了證明演示自己的電腦技術,把小張相片上的耳朵變成了豬耳朵,然后在論壇上發表。
4、某市發生銀行搶劫,警方為了盡快破案,在發布通輯令時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指導完成《學案》相應內容】
(四) 小組探究(4-6人一小組)
上周二,同學們去樂滿地春游,玩得非常開心。不少人都乘坐了許多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當我們結束游戲時,熱情的工作人員便開始向游客推銷抓拍到的游客照片。
1、你周圍的人對此持什么態度?(采訪不同年級的同學、老師,家長亦可)
2、它是否侵犯了我們的肖像權?(找找法律依據)
3、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準確闡述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定義、內容,明確法律對這兩項權利的保護規定,能清晰區分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具體行為表現。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及他人合法權益的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懂得尊重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治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內容,以及侵犯這兩項權利的行為表現。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在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治素養。
三、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展示魯迅和鹿晗的圖片,提問學生:“這倆人分別是誰呢?你是怎么把這倆人分辨出來的?”引導學生回答出是通過容貌和姓名來分辨的,進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新課講授(30分鐘)
姓名的含義及作用: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筆名、藝名等,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以魯迅為例,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等,這些名字都是他的姓名,說明姓名不僅包括正式名字,還包括筆名、藝名等。
姓名權的內容: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講述范同的故事,范同因同學嘲笑他的名字“飯桶”而向父親提出改名要求,引導學生思考范同是否可以更改自己的名字,讓學生了解公民對自己的姓名有變更、決定和使用的權利,未成年人要由監護人代為行使。
侵犯姓名權的行為:盜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通過馬雷冒用范明姓名上大學的案例,讓學生分析馬雷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使學生明白干涉、盜用、冒用他人姓名的行為都是侵犯姓名權的表現。
肖像的含義及地位: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再現,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通過舉例說明,如提到班里的某位同學,大家腦海里會浮現出他的外貌特征,這就是肖像所傳達的個性化意義。
肖像權的內容: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以小紅的故事為例,15歲的小紅喜愛芭蕾舞,讓爸爸給自己拍了張跳舞的照片,某刊編輯找到小紅,要求將該照片刊登于雜志封面上,小紅征得爸爸同意后答應了編輯的要求,并獲得了報酬。引導學生分析小紅行使了哪些權利,從而讓學生理解肖像權的各項內容。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通過麗麗在影樓拍照的案例,麗麗發現影樓未經她同意將其照片擺在櫥窗中展出作為宣傳,引導學生討論影樓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讓學生明確侵犯肖像權的行為表現及法律后果。
肖像權
姓名權
小組討論(10分鐘)
給出一些情境案例,如:
某公司未經同意,將某明星的照片用于產品廣告宣傳。
小明在作業上偷偷寫上家長的名字,以表示作業已經檢查了。
小李為了開玩笑,用小張的姓名在某雜志上刊登了一則征婚啟事。
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行為是否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或姓名權,并說明理由。每組選派代表發言,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課堂小結(5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定義、內容、侵犯行為等,強調學生要增強法律意識,尊重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課堂練習(5分鐘)
出示一些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例如:
下列屬于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是( )
A. 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B. 學校在宣傳欄張貼優秀學生的照片
C. 某影樓未經同意將顧客的照片用于廣告宣傳
D. 記者在新聞報道中拍攝市民闖紅燈的照片
案例分析:小王和小李是同學,小王經常給小李起侮辱性綽號,并在班級里傳播。小王的行為侵犯了小李的什么權利?小李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肖像權和姓名權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能夠區分侵犯這兩項權利的行為表現,但在引導學生將法律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治素養方面還有待加強。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了解肖像和姓名是人的兩大外在標志,掌握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具體內容,知道法律對侵犯這兩項權利行為的處罰規定,能夠準確判斷生活中常見的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及他人合法權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懂得尊重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心和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保護,以及侵犯這兩項權利的行為表現。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培養學生在依法維權的同時尊重他人權利的'意識。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進行一個小游戲:給一位同學用布蒙上眼睛,請同組的兩位同學上臺,讓被蒙上眼睛的同學猜一猜這兩位同學是誰。如果猜不出,引導學生思考怎么做可以最準確地知道他們是誰(看容貌,叫名字)。從而引出肖像和姓名是區分不同人的兩大外在標志,導入本節課的主題。
新課講授(30分鐘)
姓名的含義及意義:姓名是每個人專用的符號,包括正式姓名、筆名、藝名等,是人格的基本標志。講述秦壽生因名字被同學嘲笑而想改名,但父親拒絕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姓名對個人的意義,以及公民對自己姓名享有的權利。
姓名權的法律保護:介紹我國法律賦予公民姓名權,公民有權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通過楊某冒用肖某姓名刊登征婚啟事,給肖某造成精神壓力,肖某向法院提起訴訟并獲得賠償的案例,讓學生了解侵犯姓名權的法律后果。
尊重他人姓名權:引導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尊重他人的姓名權,如不隨意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不盜用他人姓名等,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心和責任感。
肖像的含義及表現形式: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再現,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照片、視頻、素描、錄像等。通過展示不同形式的肖像作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肖像的多樣性。
肖像權的法律保護: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以劉翔起訴某報侵犯其肖像權的案例,說明法律對公民肖像權的保護,讓學生了解侵犯肖像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及后果:結合具體案例,如某網站未經同意丑化他人照片并傳播,分析這種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會給受害者帶來精神上的傷害,侵權者要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法律后果。
肖像權
姓名權
角色扮演(10分鐘)
給出一些情境案例,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侵權行為發生時的場景,并思考如何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例如:
情境一:小明的照片被某商家未經同意用于產品包裝宣傳,小明發現后與商家交涉。
情境二:小張冒用小李的姓名參加考試,被老師發現。
每組表演結束后,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和討論,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保護及維權方法。
課堂總結(5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定義、法律保護、侵犯行為及后果等,強調學生要增強法律意識,尊重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課后作業(5分鐘)
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收集生活中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案例,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寫出分析報告。通過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情境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肖像權和姓名權的相關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但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法律條文的講解還不夠深入,學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結合更多的實際案例,對法律條文進行詳細解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法律知識。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肖像和姓名是每個人的兩大外在標志。
學生能夠明確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含義及內容,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獲酬權,以及姓名決定權、使用權、變更權等。
學生能夠識別并區分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引導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依法維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尊重并維護自己和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
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會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權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含義及內容,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
教學難點:如何在實際生活中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
三、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通過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加深對法律知識的理解。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培養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情境模擬法:設置模擬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如何依法維權。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展示魯迅和鹿晗的圖片,提問學生如何區分這兩個人,引出肖像和姓名作為區分人的重要標志。
簡要介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講授(25分鐘)
定義姓名權,解釋姓名決定權、使用權、變更權的含義。
通過案例分析(如冒用他人姓名上學),讓學生識別侵犯姓名權的行為。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姓名權。
定義肖像權,解釋肖像制作權、使用權、獲酬權的含義。
通過案例分析(如某影樓未經同意使用顧客照片進行宣傳),讓學生識別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肖像權。
肖像權部分:
姓名權部分:
小組討論(10分鐘)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侵犯肖像權或姓名權的情況嗎?你是如何處理的?
你認為應該如何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依法維權意識?
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每組選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情境模擬(10分鐘)
設置模擬情境:假設你是某明星的經紀人,發現某公司未經同意使用明星的照片進行廣告宣傳,你會如何處理?
學生分組進行模擬表演,其他學生觀看并評價。
教師點評學生的表現,強調依法維權的重要性。
課堂總結(5分鐘)
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肖像權和姓名權的重要性。
鼓勵學生尊重并維護自己和他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學會依法維權。
課后作業
撰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肖像權和姓名權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維護這些權利。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圖片、案例、法律條文等。
模擬情境所需的道具和背景音樂。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的含義及內容,識別并區分侵犯這些權利的行為。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和情境模擬等活動,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依法維權意識得到了提高。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對法律條文的理解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法律知識的普及和解讀。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內涵。
學生能夠掌握識別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行為的方法。
學生能夠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肖像權和姓名權的保護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尊重并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會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權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內涵及保護策略。
教學難點: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解決肖像權和姓名權糾紛。
三、教學方法
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深入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內涵。
案例分析法: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分析并討論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及后果。
角色扮演法:設置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法律知識的應用。
四、教學過程
問題導入(5分鐘)
提出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照片被未經同意地用于商業廣告,你會怎么做?”引導學生思考肖像權的重要性。
簡要介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主探究(15分鐘)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和相關資料,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內涵。
學生記錄下自己不理解或感興趣的問題,準備在小組討論中提出。
小組討論(15分鐘)
肖像權和姓名權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這些行為會帶來什么后果?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肖像權或姓名權被侵犯,你會如何依法維權?
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每組選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案例分析(15分鐘)
該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肖像權?為什么?
明星應該如何依法維權?
展示具體案例(如某公司未經同意使用明星照片進行廣告宣傳),引導學生分析并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的行為特征及法律后果。
角色扮演(10分鐘)
設置角色扮演活動:假設你是律師,為一位肖像權被侵犯的客戶制定維權策略。
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其他學生觀看并評價。
教師點評學生的表現,強調依法維權的重要性和策略性。
課堂總結(5分鐘)
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肖像權和姓名權的重要性及保護策略。
鼓勵學生尊重并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學會依法維權。
課后拓展
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與肖像權或姓名權相關的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并撰寫分析報告。
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關注身邊的法律問題并嘗試解決。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圖片、案例、法律條文等。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背景音樂。
相關法律書籍和資料,供學生自主探究使用。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式學習,學生深入理解了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法律內涵,掌握了識別侵犯這些權利行為的方法,并學會了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了鍛煉,依法維權意識得到了提高。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應用能力有待加強,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實踐環節的設計和指導。
【八年級《肖像和姓名中權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說課稿09-29
公民的基本權利教學設計(精選7篇)01-09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說課稿09-11
擁有財產的權利政治教學設計08-17
肖像藝術教學反思范文09-08
《權利的游戲》中的經典臺詞50句03-19
在急流中教學設計06-22
項目經理的權利和職責通用08-26
比和比例教學設計09-10
八年級物理《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