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2》教學設計

時間:2025-07-16 11:41:41 晶敏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習作2》教學設計(通用1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習作2》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習作2》教學設計(通用16篇)

  《習作2》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習作要求中指出“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所以本節課我擬訂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一)先簡單地寫自己姓名、年齡、在哪所學校上幾年級,再選取自己相貌、性格、愛好等說說。最后和同學們交流、評議。

  (二)能夠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順序地說出來。

  二、教學過程分三個環節

  第一環: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特別是三年級學生作文剛剛入門,就得引發他們的積極性。我根據小學生對新事物好奇的特點。(先讓學生在課前每人準備一張相片或一面鏡子)上習作課時讓學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點的地方記下來。然后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時喜歡靜或喜歡動等等,還有愛好是什么?(如看書、畫畫、體育等等),還有自己最特長的是什么?(如體育、舞蹈等)讓學生各抒已見后,教師小結:每個同學都熟悉自己,如果能把你說的寫出來,大家一聽作文內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這樣自然地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第二環:細讀要求,明確要點。

  這一環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明確寫作要求,重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教會學生如何審清習作提示。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讀一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的要求是什么?同學之間討論,明確習作訓練的要求是:一簡單寫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在哪所學校上幾年級。二、重點寫自己的相貌、性格、愛好、特長等。三、能根據習作內容,給文章定個題目。四、作文寫完后,認真修改。

  第三環,拓寬思路,展開思維。

  學生明確了寫作內容和要求后,我便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把自己的相貌、性格、愛好、特長、介紹清楚,所以我采用看—想—議—說—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看,看看自己的外貌有什么特點。想,想想自己的性格,平時有什么愛好,有什么特長,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剛剛作文起步,再加上生活范圍有限。感知水平不高,積累較少,因而常常感到“沒東西可寫”,又由于年齡特點,為了幫助學生有一個作文感知,我先在學生面前對自己的姓名、年齡、教那年級,(簡單說),相貌、性格、愛好、特長(重點說)說一遍,學生有一定的作文思路,如何去介紹好自己寫下來。

  說——評,在學生進行充分討論后,我讓各學習小組選一名代表,把他們的構思的內容說出來,讓大家評一評是否合符要求,在練習說的過程中,我采用了個別說、評說、同桌說、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把自己的構思內容說出來。真正做到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以及”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通過看——想——議——說——評”這幾個環節,以及師生、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學生的思維有了寫作的概念,產生“樂于書面表達”的欲望,增強了習作的自信心,老師引導學生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寫作文自然就不再是“難于上青天”的事了,

  三、教學體會

  這次習作訓練課,力求體現了“自主、合作、創新”的設計理念,不但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借助鏡子和相片細細觀察自己的外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課文課程標準》提到了“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已是這節課的寫照。

  板書設計:

  自我介紹

  姓名、年齡、學校、年級 (略寫)

  相貌、性格、愛好、特長 (詳寫、重難點)

  《習作2》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剪紙人》,初步感知介紹做小制作一類文章的寫法。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通過討論進一步領會介紹做小制作類習作的寫作要領:講明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過程。

  3、弄清習作要求,摹仿例文的寫法寫一篇介紹自己做小制作情況的寫法。

  二、作前準備

  認真想一想,需要哪些材料,應該怎么做。把材料帶進來。

  三、教學設計

  (一)研讀例文,感知寫法

  1、人人都有一雙能干的手,它能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今天我們先來看一看一位小朋友的巧手創造出了什么。

  2、自讀思考:

  (1)例文寫了什么?

  (2)為了把情況介紹清楚,抓住了哪些要點?

  3、交流總結:抓住介紹的要點——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過程

  重點要把制作的具體方法和過程交代清楚,動詞運用很準確。

  為了使習作生動,可以寫進遇到的困難及其克服的.過程。

  (二)明確要求,現場制作

  1、師明確要求:

  (1)動手做一做,記住制作過程,以及制作中發生的小插曲。

  (2)虛心聽一聽,傾聽別人的意見。

  (3)詳細記一記,記下制作的材料,制作的過程,記下小插曲,以及心情的變化。

  2、生動手制作,師巡回指導。

  3、組織生生之間的互評。

  4、指導大家記一記。

  (三)詞語超市

  笨手笨腳 奇思妙想 精雕細琢 畫龍點睛

  不聽使喚 折折疊疊 妙手巧繪 神來之筆

  笨拙可愛 咬牙切齒 心灰意冷 煩躁不安

  半途而廢 有始有終 嘖嘖稱贊 愛不釋手

  (四)修改習作

  1、自改。

  2、找朋友互改。

  3、指名讀,集體修改。

  《習作2》教學設計 3

  教學要求:

  1、能通過閱讀作文《拔河》及老師的批語,明確作文怎樣做到言之有序,內容具體,重點突出。

  2、能參照老師的修改意見,對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謄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教會學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養成認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利用課外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舉行一次拔河比賽。

  教學過程:

  一、情境渲染,明確要求:

  回憶拔河場面,再現當時情景。

  學生就拔河的過程,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作概述。

  老師導入:有一位同學也參加了一次拔河比賽,并寫了一篇文章,我們這節課的任務就是來幫助他修改修改。

  老師板書課題,揭示本次習作要求。

  二、初讀內容,查找缺點。

  發練習紙,學生邊朗讀邊找出這篇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聯系自己的拔河體驗,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在班上作匯報。

  指導學生讀懂課本上老師的修改意見,比較老師批語和學生匯報之異同,進一步明確修改作文的具體要求。

  老師引導學生認識“眉批”和“總批”,及時小結:“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詞、句、段方面的優缺點,寫在該頁側的眉批欄中;“總批”一般用以指出思想內容、語言形式等整體方面的優缺點,寫在文章的后面。“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本只看等第,不看批語的壞習慣。

  三、再讀作文,明確改法。

  學生默讀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鋼筆在練習紙上作適當批注。

  引導學生討論,同桌各抒己見,小組內組織交流。

  老師點撥:寫好《拔河》這篇作文,除了注意寫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體過程,還要注意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重點討論第五自然段中場面描寫的改法。

  師生共同小結:在這篇作文中要側重寫好第一次比賽的場面,不僅要寫出場景氣氛,還必須抓住典型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進行具體刻畫,做到點面結合,文章才會生動、活潑、感人。

  四、學生修改,最后謄寫。

  學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連貫,一氣呵成。

  老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盡是避免打斷學生的思路。

  教師采用“對比評改”的方法,選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次的`習作,讓學生討論比較,從中受益。

  學生自查自改,最后謄寫。

  附:課堂練習紙

  提示: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要學會修改文章。請你把這篇作文認真讀幾遍,參照書上老師給這位學生提出的意見加以修改(右側可作適當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拔河

  今天上午,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下午要舉行拔河比賽。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我高興得中午飯都沒吃好。媽媽說:“你不好好吃飯,怎么有勁拔河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師把班同學分為兩隊,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想試試自己的力氣。

  一條大粗繩子壓在操場當中的兩條白線上,繩子中間扎著一塊紅布條兒。誰能把繩子當中的紅布條兒拉過靠自己一頭的白線,誰就贏了。

  “預備!”裁判員大喊一聲。雙方隊員抓起了繩子。

  “嘟”哨聲響了,比賽正式開始。我們雙方互不相讓,使盡了吃奶的力氣向后拉。紅布一會兒向我們這邊移,一會兒又向對方一邊移。拉拉隊為我們加油。

  漸漸地,漸漸地,繩子向對方移動,我們怎么也拉不過來了,我們輸了。

  交換場地再戰。這次我們吸取了失敗的教訓,由汪強喊號子,經過幾分鐘的戰斗,我們終于勝了。

  對方不服,要求再戰。老師說:“這項運動,體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戰了,過幾天你們再比吧。”

  《習作2》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一、讀了兩篇習作《我真棒》、《我是個會跳舞的小姑娘》,你一定會想,我也有我的長處,我的本領。請選擇自己最得意的一個方面寫下來。寫完后不妨讀給別人聽,讓更多的人了解你。題目可以是“請為我豎起大拇指”、“埋在心底的自豪”、“請將贊許的目光投給我”。當然,你也可以自擬題目。

  二、本次習作的兩大特點:

  1、話題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寫。 長期以來,許多習作課往往是教師命題,小學生面對教師的命題,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寫,有沒有東西寫,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寫。而命題呢,規劃、要求,對年紀尚小,生活經驗不足,寫作能力有限,書面語言積淀尚不豐厚的小學生來說,不去編、不去抄、不去說那一百年都不落后的假話、空話、套話來應付,還能有什么好的辦法呢?而本次習作恰恰解決了這一問題,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寫,對于自己,學生最熟悉不過了,寫自己的長處、本領,又何樂而不為呢?

  2、給學生自信,讓學生“驕傲”起來。

  常常有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被老師和“權威”學生所輕視,不敢大膽地表現自己,當你問及他的優點和長處時,他會怯怯地說“我沒有什么優點。”對于每個人來說,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優點。幼小的孩童因為心理的柔弱和懼怕常會不自覺地丟失自己,這是可惜

  的,也是可悲的。而這次習作相信學生,寬容學生,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長處不僅僅表現在學習上,可以是各個方面的:身材高大、膽量過人、聲音動聽、會踢足球、唱歌、書法等等。為學生插上了自信的'翅膀。

  三、本次習作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發揮例文的作用。

  第一篇例文《我真棒》選材側重表現在“趣”上,從“最令我自豪的是我的力量”、“像腆著個?將軍肚?”等語句反映出我是個有力氣的男孩。第二篇例文《我是個會跳舞的小姑娘》選材側重在“堅持”上,從“我不氣餒,咬牙堅持”、“我已經學會了側翻、下腰、空翻等基本動作”等語句,反映出我是怎么成為一個會跳舞的女孩的。兩篇例文選材離學生的生活都很近,有利于開闊選材的思路。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內容和方法上幫助學生把握例文的寫作要領,真正發揮例文應有的作用。

  2、真實是文章的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要說真話,不說假話,做作文呢,做作文也是說話,只是把口頭說的話,變成書面的話了,既然作文也是說話,就不應該說假話,小學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創作,可以虛構,可以杜撰。小學生寫作文是初學寫作,是打基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寫作水平及認識能力都很有限,不允許瞎編生造,那樣會使小學生文風步入歧途。惟有寫真實的事情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寫作能力,為學生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具體是文章的關鍵。

  《習作2》教學設計 5

  一、教材分析:

  《推薦他人》要求學生推薦班級里在閱讀、表演、保健、禮儀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一個人,或推薦每個方面各推薦一個人,為了寫好推薦文章,可以采訪有關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跡,做到有詳有略。

  二、教學要求:

  1、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能按要求寫一篇推薦文章。

  2、學習通過采訪的方式搜集相關的寫作素材,學習圍繞人物的主要事跡安排詳寫與略寫,提高選材的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學習真誠地贊美、熱情地推薦。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用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

  2、學習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并提高選材能力。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雛鷹爭章”,習作要求:

  1、同學們,大隊部一直在開展“雛鷹爭章”活動,你們參加了嗎?出示掛圖。

  2、在“爭章”過程中,出現了表現突出或進步顯著的同學。你們愿意向大家推薦一下嗎?

  3、只要這個同學在一個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薦。

  你們可以自己推薦,也可以小組相互討論、推薦。注意;主要要說出你推薦的理由。

  二、組織交流,豐富習作素材:

  1、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要求確定被推薦的'人是誰,說出推薦的理由,關鍵是舉具體的事例。

  2、班級進行交流,教師適當指導。

  3、推選代表上臺發言,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師生共同評議,選用事例是否具體。

  4、小結:在說推薦理由時,選取具體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詳有略。

  5、有的同學很苦惱,說的事例總覺得不典型,不具體,老師教你們一個方法:下課后,你可以去采訪老師或被推薦的同學,來獲取最詳細的資料。

  6、當然,可以一個人,也可以以爭章的每個方面各推薦一個人。

  7、可抽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互相采訪。

  三、拓展思路,指導書面表達:

  1、好,通過剛才的采訪,相信大家的收獲一定會很多。

  2、可以采用總分方式來推薦某個同學。

  四、學生撰寫草稿。

  第二課時

  一、繼續完成習作草稿。

  二、交流、評議習作。

  1、可選一篇寫得比較差的文章,師生就“是否用具體事例把人物優點寫具體”方面進行評議。

  2、修改習作草稿。

  3、選一篇寫得好的文章,師生來共同賞析。(事例具體,詳略得當)

  4、再次進行修改。

  三、展示學生習作。

  六、板書設計:

  概括介紹(總)

  習作二推薦他人

  具體的事例(分)

  《習作2》教學設計 6

  《習作2》教學設計

  習作指要:

  1.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同學、老師、家長畫張像,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物。

  2.介紹畫中的人物,用文字為別人畫張像,寫一寫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3.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要求:

  1.觀察例圖,學習例文,揣摩例圖和例文是怎樣抓住任人物特點來繪畫和協作的。

  2.彷例,為同學、老師、家長和想象中的人的畫像,并學習例文的寫法來寫一篇作文。

  3.學習抓住人物外貌,性格,與愛好等寫出任務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難點: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一位同學走出教室,師問:剛才走出教室的是誰?

  2.討論:說一說他的外貌以及穿著打扮。

  3.請這位同學走進教師,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師問:你能把他畫下來嗎?

  4.教師指導:我們可以畫同學、老師、家長,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物。

  二.畫像指導

  1.(出示武建設同學的畫像),你們看,這就是趙建設為他的朋友武建設畫的畫像,誰來說說武建設的外貌?(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據這幅圖,你能知道武建設有什么愛好嗎?(這是他的特點)

  3.我們在畫的時候,要把人物的特點畫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畫的是誰。

  4.學生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別人畫像。

  三.例文引路

  1.小作者是怎么介紹武建設同學的這些特點的呢?我們來看看趙建設同學寫的'作文。

  2.指名一生讀例文,其他同學認真想,想一想:小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武建設同學的特點?

  3.學生討論,指名交流。

  4.教師小結:介紹畫像中的這個人,可以寫他的外貌,也可以寫他的性格和愛好者,但都必須抓住人物的特點。

  5.學生分別練說自己畫像中的人物。

  6.集體交流。

  7.教師評點指導:為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介紹他的性格、愛好時,可舉一兩個例子。

  四.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畫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點,寫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等,也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語句要通順,要把話說清楚。

  2.習作順序:先介紹他的外貌,再寫他的性格、愛好。每寫一部分用一個自然段,要有條理。

  3.練習成稿,修改評議。

  《習作2》教學設計 7

  習作指要:

  1.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同學、老師、家長畫張像,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物。

  2.介紹畫中的人物,用文字為別人畫張像,寫一寫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3.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要求:

  1.觀察例圖,學習例文,揣摩例圖和例文是怎樣抓住任人物特點來繪畫和協作的。

  2.彷例,為同學、老師、家長和想象中的人的畫像,并學習例文的寫法來寫一篇作文。

  3.學習抓住人物外貌,性格,與愛好等寫出任務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難點: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一位同學走出教室,師問:剛才走出教室的是誰?

  2.討論:說一說他的.外貌以及穿著打扮。

  3.請這位同學走進教師,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師問:你能把他畫下來嗎?

  4.教師指導:我們可以畫同學、老師、家長,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物。

  二.畫像指導

  1.(出示武建設同學的畫像),你們看,這就是趙建設為他的朋友武建設畫的畫像,誰來說說武建設的外貌?(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據這幅圖,你能知道武建設有什么愛好嗎?(這是他的特點)

  3.我們在畫的時候,要把人物的特點畫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畫的是誰。

  4.學生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別人畫像。

  三.例文引路

  1.小作者是怎么介紹武建設同學的這些特點的呢?我們來看看趙建設同學寫的作文。

  2.指名一生讀例文,其他同學認真想,想一想:小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武建設同學的特點?

  3.學生討論,指名交流。

  4.教師小結:介紹畫像中的這個人,可以寫他的外貌,也可以寫他的性格和愛好者,但都必須抓住人物的特點。

  5.學生分別練說自己畫像中的人物。

  6.集體交流。

  7.教師評點指導:為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介紹他的性格、愛好時,可舉一兩個例子。

  四.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畫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點,寫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等,也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語句要通順,要把話說清楚。

  2.習作順序:先介紹他的外貌,再寫他的性格、愛好。每寫一部分用一個自然段,要有條理。

  3.練習成稿,修改評議。

  《習作2》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寫自己最想寫的。

  2、把內容寫具體,把句子寫通順。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大膽想象。

  難點:充分發揮想象,把句子寫具體。

  課時安排

  建議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導語

  同學們最喜歡讀的書是什么?最想干的事是什么呢?一定是童話吧,一定也想大顯身手,編自己喜歡的童話吧!這次習作,就讓我們放飛想象的翅膀,編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吧!

  二、明確目標

  指導學生明確習作要求。

  1、想象要豐富,內容要具體。

  2、按一定的順序寫,把故事講清楚、明白。

  三、資料連接

  引導學生回顧課文,找出本單元課文中有哪些內容與本次習作的.訓練目標同步,從中借鑒寫作的方法,這樣讀與寫就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四、習作構思

  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材料,如何入手來寫。

  1、說說你最想寫什么?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2、想好后在小組內交流,相互提意見,相互改進。

  3、鼓勵學生要大膽地放飛自己想象的翅膀。

  五、資源共享

  1、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想好的內容,說說自己最新奇的創意。

  2、學生把自己課外收集到的好文章讀給同學們聽。

  六、習作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習作

  1、這次習作是讓我們編寫童話,所以語言一定要生動、活潑。

  2、在修辭手法上,可多用擬人、比喻、夸張等手法,使讀者更易理解。

  3、想象要大膽、豐富,內容要具體。

  七、開心練筆

  以“我想……”為題。練習寫兩種不同的開頭,同桌相互評議。

  八、小節

  學生總結借鑒了其他同學哪些好的寫法。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講評交流材料,學生完成習作初稿并試著修改。

  二、開心點評

  點評上節課交流的材料,重點點評習作的可接見和修改的地方。

  三、實踐習作

  學生進行習作練習。

  四、指導修改

  指導學生輕聲讀自己的習作,并嘗試試著修改。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評析學生習作

  二、習作講評

  從學生的習作中抽兩篇進行講評。可以從學生的構思、立意來講,以此激發學生的協作興趣。也可以從精彩的句子、片段入手。當然,對于學生習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也應該提出修改意見。

  三、小結總結

  學生暢談本次習作的收獲或一些建議,以完善以后的習作訓練.

  《習作2》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觀察插圖,讀書中的兒童詩,能從詩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對雪人的眷念之情。

  2、在生活真誠地與人交往,并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通過用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向父母表達真摯的謝意的行動中,懂得報答,學會感恩。

  4、根據要求完成習作,注意敘事清晰,結構完整,抓住任務的心理活動和神情變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習習作要求,能根據要求完成習作。

  教學難點:根據要求完成習作,注意敘事清晰,結構完整,抓住任務的心理活動和神情變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讓世界充滿愛》,為學生創設一個溫馨的氛圍。

  二、愛是love, 愛是amour,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人們用音樂來表達,用畫面來表達,用語言來表達。相信心中有愛的你能從這樣的音樂、畫面、語言中讀懂其中深意。

  三、觀察圖畫

  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雪后放晴,太陽出來,小女孩依依不舍地與雪人告別。)

  四、讀懂小詩、感受情感

  自由讀,讀通、讀順。

  結合上圖,再讀小詩。思考: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上半部分的惋惜、難過、無奈,下半部分的真情告白)

  五、感情朗讀,表達情感。

  六、其實愛并不遙遠,愛就在我們的身邊。補充:《媽媽的愛》劉丙鈞《父愛無言》

  七、爸爸或者媽媽做的一件什么事情讓你特別感動。

  八、“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正如〈〈念親恩〉〉中唱到的那樣:父母親愛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問何日報雖然我們報答不了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但是我們至少可以通過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深深的感激和謝意。

  將自己對父母真心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相互交流,完善自己想表達的意思。

  九、要求:回家后直接或間接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

  注意觀察父母的神態和動作。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

  十、明確習作要求

  1、記敘父母關愛自己最受感動一件事。

  2、由衷而又自然地直接或者間接表露對父母的敬意或愛意。

  3、注意觀察父母的'反應,尤其是語言、神態以及動作。

  4、將事情的經過記敘完整。

  十一、寫法指導

  如何使場面描寫生動感人。

  1、環境描寫進行鋪墊

  《愛之鏈》第一自然段

  《愛如茉莉》

  2、關注細節,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

  引用《愛之鏈》中的第四自然段。

  作者抓住喬伊的修車動作與神態,把喬伊認真負責的助人態度刻畫得淋漓盡致。

  如:腳腕被蹭破了沒穿襪子摘下破手套喘著粗氣清水鼻涕也流下來了兩只手上沾滿了油污

  如《愛如茉莉》

  第七自然段:母親在住院前的囑咐(語言描寫)

  父親趕往醫院那急匆匆的腳步。(動作描寫)

  清晨病房中感人的畫面(環境描寫)

  十二、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

  《習作2》教學設計 10

  寫作要求:

  語言幽默風趣;事例典型具體;感情真摯自然;評價實事求是。

  釋題

  今天我們的寫作題目是什么?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小結:

  把自己的畫像寫下來,讓別人了解你的外表,了解你的性格,了解你的愛好,了解你的特長,寫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就是特點了。

  給自己畫像。

  (1)照鏡子,觀察自己的樣貌。

  (2)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外表特點。

  (3)引導學生描述外表。

  (4)引導學生在講述自己外表特點的同時還要加插議論。

  (5)小結。

  (6)用幽默風趣的.話加上議論向大家介紹自己。

  自述性格。

  (1)人有什么性格。

  (2)寫性格特點的順序:總起句(陳述)——敘事(典型具體)——議論(實事求是)。

  (3)啟發學生用陳述句的形式講一個總起句的開頭。

  (4)引導敘事部分要典型具體。

  (5)引導學生給自己以實事求是的議論

  (6)用總起句——敘事——議論的方法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

  自述愛好或特點。

  (1)寫作順序:總起句(問句)——敘事——抒情(真摯自然)介紹自己的愛好或特長。

  (2)自我介紹。

  (3)你認為同學們的發言哪部分講得好,好在哪里?

  (4)引導學生給自己來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

  布局謀篇。

  (1)指導分段。

  (2)重新明確寫作要求。

  《習作2》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以“下廚燒菜”為內容寫一篇習作,先親身經歷,然后再寫。

  2.要求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重點:把下廚炒菜的經過寫出來

  突破方法:學生先親身感受或觀看,在心中先理清所做的一道菜的程序,然后再寫,也可以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經驗,加深印象。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篇同類作文。

  學生:課前體驗下廚燒菜。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指導學生明確習作內容,交給學生習作方法。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燒過菜嗎?你們知道那色、香、味俱美的佳肴是怎么做出來的嗎?今天就下一回廚,做一道拿手菜讓大家嘗嘗吧。

  二、明確目標

  1.學生自由朗讀習作題目,想一想這次習作有那些具體要求。

  2.學生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共議,教師點撥:

  (1)以“今天我下廚”為內容寫一篇習作。

  (2)要求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三、習作構思

  1.學生再次讀習作題目,進一步明確目標。

  2.讀完后想一想:

  (1)你準備下廚做哪一道菜?

  (2)做這道菜的過程是怎樣的?

  (3)你做的這道菜別人評論怎樣?

  3.將選定的材料進行進一步的思維加工。

  4.學生自由討論怎樣入手來寫。

  四、資源共享

  1.學生自由討論課前或生活中體驗下廚燒菜的經歷。

  2.學生一邊討論一邊想象或回憶過程。

  3.在討論交流過程中進行對比,看看同學的體驗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4.教師巡視、指導。

  五、習作方法

  教師根據本次習作的特點進行方法指導:

  1.這是一篇記事的習作,所以要把事情寫清楚,該交代的不能不交代,該詳寫的不能簡單寫。

  2.因為是下廚燒菜,所以燒菜的過程要想寫清楚就必須抓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進行描寫。

  3.要寫出感受,不僅要寫出自己燒菜前、燒菜時、燒菜后的感受,還要寫出別人的感受。

  六、佳作欣賞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同類習作,供學生參考,重點關注:

  1.別人是如何將燒菜的過程寫出來的。

  2.在記事的過程中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

  七、開心練筆

  學生根據自己的構思、佳作的鑒賞、教師的點撥,著手寫“下廚燒菜”的“燒”的過程。

  八、交流探究

  學生出示自己的練筆成果,可以自讀,也可以傳閱,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評議,小組推選一人作記錄。

  九、小結歸納

  學生總結在交流過程中的收獲;認為哪個同學的哪一部分寫得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評析交流材料。

  2.學生動手完成本次習作的草稿。

  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習作修改。

  一、開心點評

  1.教師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賞析了兩篇同類習作,也分租交流了你們的練筆成果,這節課我們先一起對以上交流材料進行點評。

  2.方法指導

  重點點評習作可借鑒和修改的地方,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發表意見,重點發現習作的閃光點,進行賞析,對于需要改進的地方,采用合適的語言提出自己的建議。

  3.學生自由點評,教師巡視指導。

  二、指導修改

  1.教師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

  (1)是否將“下廚燒菜”的過程寫出來了?

  (2)是否有條理?

  (3)語言是否通順、連貫?

  (4)是否有錯別字,標點是否正確?

  2.學生根據教師指導的方法進行修改,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謄寫修改后的習作。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在習作修改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習作評析。

  一、習作講評

  1.學生拿出自己的習作,通讀一遍,找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部分,作上記號。

  2.學生分小組相互朗讀交流自己認為最滿意的部分,相互評議。

  3.小組間相互傳閱習作,彼此發現習作中的閃光點,包括優美的片段、句子或詞語,進行賞析。

  4.對習作中部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議,共同提高、相互鼓勵。

  5.學生再次動手整理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二、小節總結

  1.教師對習作講評這一環節進行小結,提出希望。

  2.學生代表發言,暢談本次習作的心得體會。

  佳作賞析

  《今天我下廚》

  點評

  《習作2》教學設計 12

  教學要求:

  1、通過對采訪錄音和作文提示的學習,了解什么是采訪,怎樣進行采訪。

  2、根據采訪錄音寫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并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采訪要求采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然后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播”節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采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采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小結:采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采訪而公布于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了解并學會采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采訪活動

  1、指名朗讀采訪例文,思考:

  (1)采訪錄音中被采訪的人是誰?采訪什么事?

  (2)采訪材料中說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表現出戚老師的'什么優秀品質?

  2、小結:蔡強同學的采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說)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①先寫什么?②再寫什么?③最后寫什么?

  (3)請同學完整地說一說。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習作里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采訪例文,討論:根據這個采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1)作文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著開頭部分寫出來?

  (3)作文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完整的記敘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小結:

  填空:根據采訪錄音寫文章,在了解錄音內容之后,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后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后按記敘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按采訪要求進行采訪,然后寫作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習作2》教學設計 13

  教學要求:

  1.通過對采訪錄音和提示的學習,了解什么是采訪,怎樣進行采訪。

  2.根據采訪錄音,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并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采訪要求采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然后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播”節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采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采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采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采訪而公布于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了解并學會采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采訪活動

  1.指名朗讀采訪例文,思考:

  (1)采訪錄音中被采訪的人是誰?采訪什么事?

  (2)采訪材料中說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表現出戚老師的`什么優秀品質?

  2.:蔡強同學的采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說)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①先寫什么?②再寫什么?③最后寫什么?

  (3)請同學完整地說一說。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習作里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采訪例文,討論:根據這個采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記敘文?

  (1)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著開頭部分寫出來?

  (3)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完整的記敘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

  填空:根據采訪錄音寫文章,在了解錄音內容之后,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后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后按記敘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按采訪要求進行采訪,然后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習作2》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通過具體事件突出人物特點”的寫法,圍繞“漫畫”老師去寫習作。

  教學重點

  能突出老師的特點,能用具體事件使老師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通過具體事件突出人物特點”的寫法,圍繞“漫畫”老師去寫習作。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接觸過很多老師,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怎樣才能把老師的特點寫出來呢?我們這次的習作就是:“漫畫”老師。(板書:“漫畫”老師)

  二、審題指導。

  1.讀題目。(出示課件2)

  思考:看到題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板書:老師漫畫)

  2.這次習作,你應該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書:突出老師的`特點具體事件)

  3.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突出老師的特點呢?

  (板書:外貌、衣著、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師的特點。)

  4.你怎樣理解“漫畫”呢?(出示課件3)

  師:要突出特點,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體現特點的地方濃墨重彩地描繪、刻畫,這樣會使老師的特點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畫”這個主題。)

  三、組織材料。

  1.要求:(出示課件4)

  (1)確定你要描寫的對象,也就是先確定要寫的老師。

  (2)想一想:這個老師的特點是什么?

  (3)想一想:在他身上發生過哪些突出其特點的具體事情?

  2.匯報自己所選材料。(出示課件5)

  (1)請寫作較好的同學先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評價。

  (2)請中等和寫作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匯報,同學們和老師及時做出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加以指導。

  四、突破難點。(出示課件6)

  師:剛才,我們確定了寫作的材料和方向。那么,怎樣才能使“老師”這個形象豐滿呢?請小組討論一下。

  小組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師總結:我們除了要描寫老師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等方面的內容外,還要通過典型的、具體的事件來突出這位老師的特征。這樣刻畫出來的人物形象才會更豐滿。

  五、動筆練習。(出示課件7)

  根據剛才組織的材料進行寫作練習。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點凸現出來,要突出事件的主要內容,力求生動,能吸引人。

  六、小結:

  這節習作,我們給老師“畫”了一幅“漫畫”。在畫漫畫的同時,我們要抓住特點,同時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習作中。

  (板書:融入情感)

  板書設計:

  “漫畫”老師

  老師漫畫

  突出老師的特點——具體事件

  突出特點——外貌、衣著、性格、喜好

  融入感情

  《習作2》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寫清楚制作小工藝品的過程

  教學重點:

  寫清楚制作小工藝品的過程

  教學難點:

  寫清楚制作小工藝品的過程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出示自制課件

  交流,修改,完善習作。

  一、交流習作

  1、采用同桌交流習作的方式進行交流。

  2、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欣賞別人的成功之處,審視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

  3、學生修改習作。

  二、賞析評改

  1、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評議。

  2、教師選擇習作展示、點評。

  3、學生再次修改習作。

  三、抄寫習作

  學生將再次修改的習作抄寫在本上。

  例文

  有趣的紙人

  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干,決定做一個"有趣的紙人"。

  (點評:開門見山,點明制造名稱。)

  說干就干,我找來半張舊日歷紙、圓規、剪刀、水彩筆、雙面膠、膠水等材料和工具。先取出日歷紙,用圓規在紙上畫一個半徑12厘米、圓心角120度的扇形并將它剪了下來,固定成一個圓錐。瞧,紙人的身體做成了。

  (點評:交代制作用品的準備。"先""接著""緊接著""最后"交代清楚制作的程序。)

  接著,我畫一個半徑1厘米的園,小心翼翼地剪下來。、干什么呢?告訴你吧,要做一個可愛的小臉。我在空白的園內用水彩筆畫上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我把這個臉型粘了膠水貼在身體上部。

  緊接著要做一對小巧玲瓏的手臂:從日歷紙上剪一個長16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然后對折,在兩端剪出手掌形,拿起小刀在紙上"做手術"一一在臉型下處的身體兩側各挖一條縫,把手臂穿進去,用膠布固定。咦!這紙人頭頂光禿禿的,真不好看。對了,給它做頂帽子。于是我又剪了一個半徑3厘米的.圓對折,剪掉同心小半因后張開,涂上紅顏色,把它戴在紙人頭頂上。

  最后,我操起畫筆幫紙人打扮,使它"穿上"美麗的"衣服""衣服"上畫有五顏六色的氣球,分別寫上"澳門,你好!""祝愿澳門人民生活更美好!"這時,我仿佛看到了氣球飛到澳門上空,舉國上下熱鬧非凡,載歌載舞,歡慶回歸。

  (點評:想象合理,給人回味。)

  啊,一個栩栩如生的紙人做好了,我細細欣賞著它,心潮澎湃:我要把紙人送給澳門小朋友,捎去我美好的祝愿。

  (點評:揭示工藝品的內涵。)

  《習作2》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知識:引導學生回憶小學六年級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特別是一些值得回味,值得紀念的小事。

  技能:引導學生緊扣文題,選擇一件發生在同學之間屬于孩子們自己的故事,真實地寫下來。

  能力: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容寫具體,情節寫生動。

  情意:能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逐步養成多讀多改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把故事最精彩,最動情的地方寫具體。

  對策: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領悟體會。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師生聊天引入習作話題。

  我們在小學里已經生活了將近六年了,六年間,一定發生了許許多多值得回憶的事情。這其中肯定也有許多其他同學和老師都不知道的事情,這就是你和某一位伙伴之間的秘密,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寫來。

  二、學生進入習作狀態。

  學生觀看例畫,例畫中描繪了老師不在教室里時,同學們的各種活躍的表現: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起身離位,在與同學高談闊論,有的因看到精彩文章而哈哈大笑,有的則伏在桌子上做著美夢-------例畫真實地反映了老師不在場的時候,學生表現出的一個個真實的自我。

  1、生回憶,搜尋一下這類故事。

  2、選擇你覺得最想要寫出來的一件事。

  3、生進入程序。

  4、師生共同。

  三、交流教師的“下水文”。

  1、教師朗讀“下水文”。

  2、學生評議老師的“下水文”。給老師打分,并說出打分的理由。

  多媒體出示老師的下水文。

  修改:指出好的地方,開頭能引起讀者往下看的興趣。

  夸張句用得很恰當。還是小作者有辦法,對人物的表現描繪得很細膩。

  不足之處:前后沒有做到呼應,有些句子之間連接得不自然,人物的'心理活動可以寫的更具體些。

  3、學生就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

  寫好人物的活動,插入必要的細節,哪怕是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的描寫,都會使人覺得暗藏著勃勃生機.

  修改:細節的特點在于“細”,習作是要捕捉到一個好細節是不容易的,事先必須進行仔細觀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4、師生交流“下水文”的成敗,提出修改建議。

  四、習作評議和修改。

  1、根據剛才對老師習作的和補充,修改各自的習作。

  思考一下:著重從哪些方面來修改?

  修改:主要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特點。

  2、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3、學生自由選擇交流和幫助批改的對象。

  修改:鼓勵一些好學生主動地去幫助班內的差生,盡量把語句寫清楚,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

  (1)可以是老師。

  (2)可以是你習作中的另一個主人公。

  (3)可以是你認為值得信賴的朋友。

  板書設計:習作2老師不在的時候

  老師在時(略)

  老師不在時(詳)

【《習作2》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習作2》教學設計10-23

《習作2》教學設計07-16

《習作2》教學設計07-01

《習作2》教學設計7篇05-17

《習作2我的同齡人》教學設計12-09

習作教學設計08-09

蘇教版第七冊《習作2》教學設計08-13

有關《習作》的教學設計06-20

《習作3》教學設計09-30

《習作7》教學設計10-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 亚洲日本337视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