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混合身邊的物質(zhì)一》的教學設計

《混合身邊的物質(zhì)一》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11 08:22:53

《混合身邊的物質(zhì)一》的教學設計

《混合身邊的物質(zhì)一》的教學設計

《混合身邊的物質(zhì)一》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混合沙和豆子的和分離沙和豆子的活動,在活動中觀察物質(zhì)混合時發(fā)生的一些現(xiàn)象。

  2、學習用比較的方法來研究事物的特征,學習觀察混合物,并將觀察的結果向大家交流。

  3、培養(yǎng)學生用事實說話的習慣。

  重 點:親身經(jīng)歷沙和豆子混合和分離的過程,在活動中學會觀察思考。

  難 點:親身經(jīng)歷沙和豆子混合和分離的過程,在活動中學會觀察思考。

  教 具:沙子、豆子、透明杯子、筷子、篩子等。

  

  教學過程

  一、預測——實驗

  1、出示沙子和豆子,指導學生觀察并描述其特點。

  2、提出問題:將沙子和豆子混合后可能會怎樣?

  3、引導預測:

  (1)、可能不會發(fā)生變化。即沙子還是沙子,黃豆還是黃豆。

  (2)、可能發(fā)生變化。顏色、氣味、大小等方面發(fā)生變化,即產(chǎn)生既不是沙子也不是黃豆的其它物質(zhì)。

  4、指導實驗設計:怎樣才能知道混合后有沒有發(fā)生變化?(科學講究實證,你打算怎樣收集證據(jù)來證明將黃豆和沙子混合后發(fā)生變化或者沒有發(fā)生變化?)

  5、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進行仔細觀察。

  二、研討——深入

  1、交流觀察的結果。(沒有發(fā)生變化。)

  2、推測影響實驗結果的原因:

  (1)、是不是我們剛才混合時沒有進行充分的攪拌或者混合時沙子和黃豆的量太少了的緣故呢?有沒有這個可能?只要有一位同學認為可能我們就得用實驗來進行驗證。

  (2)、學生再次實驗,交流實驗結果。

  (3)、還有沒有其它的因素影響而沒有發(fā)生變化呢?

  (4)、是不是發(fā)生了變化,但由于放在杯子里我們沒觀察仔細呢?

  3、討論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怎樣才能清楚地觀察到沙子和豆子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4、學生分離沙和豆子,并和混合前的進行比較。

  5、交流觀察結果。(黃豆還是黃豆,沙子還是沙子。)

  三、總結——延伸

  1、通過混合沙子和豆子,你有什么收獲嗎?

  2、出示水和油,如果將它們混合在一塊,可能會怎樣?(課后驗證。)

【《混合身邊的物質(zhì)一》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zhì)的》教學設計07-24

了解身邊的“歷史” 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06-12

《人體內(nèi)的物質(zhì)運輸》教案設計02-01

《分數(shù)混合運算(二)》教學反思(精選14篇)05-0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認一認》的教學設計(通用9篇)11-28

《爺爺一定有辦法》教學案設計02-17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jīng)》教學設計02-18

用戶協(xié)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友自拍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上播放 |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 日韩中文字母AV |